中新社北京3月27日電題:國僑辦主任裘援平:為實現“中國夢”凝心聚力
中新社記者張冬冬
“僑務工作職責神圣,舞臺廣闊,大有可為”。剛剛履新的中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任、黨組書記裘援平27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中共十八大和中國“兩會”之后,海內外中華兒女有一個共同的心愿,就是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
裘援平今年59歲,浙江紹興人,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大學西語系和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她此番履新成為繼陳玉杰、李海峰之后,國務院僑辦迎來的第三任女主任。同時,她也是國務院僑辦第六位主任,之前的五位分別是廖承志、廖暉、郭東坡、陳玉杰、李海峰。
國務院僑辦是協助總理辦理僑務工作的國務院正部級辦事機構,其前身是1949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華僑事務委員會,1978年改為“國務院僑務辦公室”至今。該機構負有研究擬定僑務工作的方針、政策、法規并負責監督檢查貫徹執行情況;保護華僑的正當權益,依法保護歸僑、僑眷的合法權益和海外僑胞在國內的合法權益等職責。
裘援平指出,長期以來,廣大海外僑胞為支持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增進中外友好交流合作、傳播中華優秀文化、推動中國和平統一大業和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發揮了積極作用。“他們在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之間搭建起友誼的橋梁,開通了合作的渠道,編織出交流的紐帶,樹立起中國人在海外的形象,是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力量”。
裘援平是一位資深外交官,此前曾在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中國駐阿根廷使館、中央外事辦公室工作。她擔任過中央對外聯絡部副秘書長兼研究室主任、中國當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后調任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直接為中央高層的外交決策服務。她同時還是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委員,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
她長期從事國際形勢和國際問題、中國外交政策和國際戰略、世界政黨政治和政治思潮等領域研究,著述頗多。2012年10月,時任中央外事辦公室副主任的裘援平在中共中央機關刊《求是》雜志撰文闡述《中國特色和平發展道路的成功探索》。
文章認為,中國的和平發展既需要自身努力,也需要國際社會理解支持。中國特色和平發展道路的成功,將打破“國強必霸”的大國崛起傳統模式,開辟出全新的大國振興道路,推動人類文明進入發展成果惠及世界大部分人口的嶄新階段。國際社會應當正確看待中國和平發展的努力,相信中國人民走和平發展道路的誠意和決心,支持而不是阻礙、促進而不是干擾中國實現和平發展。
裘援平強調,“中國夢”有著豐富的內涵。中國這樣一個擁有世界1/5人口的發展中大國,能夠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保持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文化繁榮、對外友好,對世界、對亞洲都是最大的福音。中國始終懷有與世界各國共同發展的良好愿望,不會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追求利益最大化,更不會以損害別國利益為代價。“中國夢”中包含著實現睦鄰友好、合作共贏的“地區夢”,也包含著實現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睦世界夢”。國際社會應該支持中國和平發展,支持中國實現夙愿。
裘援平指出,國務院僑辦的工作宗旨是“以人為本、為僑服務”,幫助海外僑胞融入住在國主流社會,鼓勵他們創業發展,希望他們與當地人民和睦相處,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我們將不斷加強同海外華僑華人及僑團的往來,深入了解他們的所思所盼,力所能及地為他們多做事、做好事,促進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大團結,努力提高僑務工作的水平和實效,為實現‘中國夢’凝心聚力”。
裘援平最后指出,希望全社會更加重視僑胞這樣一個特殊群體,更加重視他們為中國發展作出的突出貢獻,更加重視發揮僑務資源的重要作用,更加支持國家僑務工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