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3日電 據民政部網站消息,民政部發布5項公墓服務行業標準,涵蓋了公墓服務各個環節,將于近期正式實施。相關標準重點針對經營性公墓提出要求,要求公墓服務人員應以詳細介紹墓位區域及相應服務項目與收費標準,做到讓喪屬明白、合理消費。規范公墓單位可供應的文明祭掃用品種類。
五項標準包括《公墓業務接待》、《墓體制作服務》、《公墓安葬服務》、《公墓維護服務》和《公墓祭掃服務》,涵蓋了公墓服務各個環節。
規范公墓使用合同 明確雙方權利義務
《公墓業務接待》涉及服務設施設備、服務人員、服務流程、服務質量、服務評價及改進等方面要求,重點規范了墓位使用程序及相關制式合同,明確要求公墓服務人員應以現場導購方式,詳細介紹墓位區域及相應服務項目辦理方法與收費標準,辦理保留墓位或預訂墓位手續,要填寫《留墓單》及《定墓單》,正式確認時,要填寫《墓位登記表》和《墓位使用合同》,合同內容至少要包括合同雙方基本信息、公墓建設經營依據、墓位基本情況、合同價款及具體組成項目、維護管理費收取年限及雙方權利義務。同時,還提出了墓位驗收確認程序及后續服務要求,爭取做到讓喪屬明白、合理消費。
公示墓體制作信息 規范質量標準
《墓體制作服務》明確要求公墓服務人員應詳細介紹產品及構件、服務受理程序、質量承諾、碑文瓷像參考樣本、質量保證期及售后服務,尤其要明確墓體總價及其各部分的價格構成,告知客戶更改設計、驗收、預約落葬等手續辦理程序,確保按照承諾和約定提供相關服務。
規范安葬服務流程 維護逝者尊嚴
《公墓安葬服務》要求嚴格按照服務準備、服務接待、安葬儀式、落葬服務、封穴服務、后續服務等流程進行,并根據墓葬、壁葬、撒散等不同安葬方式提出不同落葬規范。標準要求至少提前3天核對墓位相關信息,并針對突發事件、特殊天氣等非常情況制定安葬服務應急預案。安葬時應輕拿輕放,保持平穩,充分尊重逝者民族習俗與宗教信仰,體現健康文明的時代風尚。安葬后要定期巡查,保持墓位及周邊環境。
明確公墓維護服務要求 強化后續管理
《公墓維護服務》對安葬后的維護管理進行了明確規范,在安全維護中除要求建立警衛和巡查制度外,還要裝備必要的技術裝置和設置警示標志;環境維護要保持墓園整潔,加強墓園綠化布置;維護墓位要定期巡查修整,對碑文進行描摹,始終保持墓位整潔。除非客戶要求或客戶責任,修整墓位不得收取任何費用。
規范祭掃方式和用品 確保安全文明
《公墓祭掃服務》規范了公墓單位可供應的文明祭掃用品種類,明確要求高峰祭掃要做好前期準備,制定相關服務接待方案和突發事件處置預案,加大便民服務接待力度,并對代客祭掃、網絡祭掃等新型祭掃方式的服務流程、收費標準、合同簽訂等內容進行了規范。祭掃服務標準還明確要求做好祭掃客戶信息收集和檔案管理,嚴格執行祭掃客戶信息保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