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資企業在緬甸經受壓力 直面挑戰將能更好前行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任芊):緬甸政府上臺后采取的一系列經濟改革已經進入第三個年頭,隨著西方國家與緬甸關系的日益回暖,西方企業入主緬甸。有人擔心,此前與緬甸合作頗多的中資企業可能受到影響。雖然面臨種種質疑和擔擾,各方人士仍然對中緬經濟合作和中資企業在緬投資的前景信心十足。
最近一段時間,在緬甸由中國投資的一些項目遭遇了一些阻力,2011年9月,由中國投資的密松水電站因種種原因被緬甸政府喊停,項目一直擱置到現在;2012年11月,同樣由中國投資的中緬萊比塘銅礦也遭遇當地居民抗議被迫暫時停工。此時,外界就傳出一種唱衰中資企業的聲音。但緬甸發展資源機構負責人丁貌丹則認為,緬甸需要建設自己的制造業,并實現從農業社會轉型到工業社會,而這都需要時間,他說:“直到這個目標實現之前,中國都一直會是緬甸的主要經濟貿易伙伴國。所以我們不會說中國將失去競爭力,他們跟西方國家是處于平等的地位的。”
緬甸的一些經濟學家也認為,西方國家和投資者的進入無疑會對中國和中資企業造成影響并形成競爭,但是短期內,中國在緬甸的優勢局面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作為密松水電站項目的投資者,中國電力投資集團云南國際電力投資有限公司在緬甸內比都代表處的總代表王齊躍雖然對于該項目的無限期擱置表示無奈,但同時也樂觀地認為,問題最終一定能解決。
“我們說打鐵還需自身硬,這對于成熟的中國企業來說完全不是問題,只要自己決定了這么去做,又是符合緬甸當前的實際的,我們一定能做得好的,這是挑戰,但一定不是滑鐵盧。”
迎接挑戰才能不斷前行,中緬萊比塘銅礦雖然遭遇短暫停工,但隨著問題的解決,該項目現已復工。另外,雖然在開發過程中也受到一些零星的抗議和反對,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控股投資的中緬油氣管道項目卻幸運地得以順利進行,并將于今年5月30號正式具備投產條件。中石油在緬甸負責對外事務的某負責人表示,對于中國企業來說,在緬甸投資仍然有非常廣闊的前景。
“我想這不光是如何去做事的事情,還是一個企業必須要履行的一個企業社會責任。除了這方面外,還有注意我們要積極參與到緬甸的公益事業中,多為緬甸民眾做一些事情,從各方面,我相信緬甸整個投資前景還是非常好的。”
包括緬甸政府在內的各屆人士也都表示,雖然緬甸的大門逐步向西方世界敞開,但是中緬傳統友誼絕不會因此而受到動搖。緬甸最大的反對黨全國民主聯盟發言人吳年溫表示:“西方國家努力想要和我們發展經濟方面的聯系,我們很歡迎他們,但是中緬之間的關系會一直很穩固,不會被任何人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