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今年是我們第四次推出“江西創富榜”,之所以孜孜不倦地挖掘富豪并刊登其創富故事,無非是想讓讀者了解并學習其創富經歷和精神,若能學到一招兩式,無疑能讓自己的人生更加豐富多彩。今天,我們就通過觀察和走訪,將億萬富豪們的創富秘籍公之于眾,供有心人士參考。
連鎖復制 排山倒海
2012年10月20日,綠滋肴紅谷灘店在紅谷凱旋商業街口開業,受益于紅谷灘的人氣和商業氛圍,很快該店就成為綠滋肴所有門店中單店收入、單個銷售員收入最高的門店。這是我省特產大鱷——江西省綠滋肴實業有限公司開的第100家特產連鎖超市,其快速和精準的連鎖復制能力,猶如排山倒海一般,令人目不暇接。
綠滋肴只是偏好連鎖復制,以實現企業快速成長的一個代表。
和肖志峰家族一同上榜的胡金根,是江西國光商業連鎖有限公司的掌舵人,企業創辦于1996年,從吉安一家小超市起步,逐漸在江西(吉安、贛州、宜春)、湖南、廣東等地建立了幾十家購物廣場、超市、專業百貨店、社區便利店,成為我省目前碩果僅存的幾個商業連鎖企業之一。
連鎖復制這個創富秘籍主要用于商業領域,其實,工業和農業領域企業的成長路徑也差不多,如工業通過擴大生產、農業則需要增加種植面積和養殖數量,都是在看準了商業模式的前提下,抓住行業發展機會,快速進行簡單復制,若管理得好便能起到排山倒海的效果,成就絕世武功。
外出創業 飛龍在天
中國目前的富豪基本上都是改革開放這30余年發展起來的,改革開放帶來了大量的致富機會,也明顯造成了地區發展不平衡,上榜富豪中,很多都是走出相對落后的江西,到發達城市創業成功的,一出家鄉,便飛龍在天。
正在進行上市環保核查的江西合力泰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文開福便是這樣一個榜樣,1994年暑假,28歲的他懷揣身上僅有的幾百元錢孤身闖蕩廣東,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LCD液晶顯示屏領域的重磅人物,之后毅然回到江西創辦合力泰,成為2012年行業大熱的受益者。廣州家和集團董事長熊文輝,是撫州市金溪縣滸灣鎮滸灣村人,2000年初夏,熊文輝告別家人只身南下廣州,在一家房地產公司當職員。2003年,他和朋友合伙從我國香港地區一地產商手中買下一處爛尾樓,2006年,國內房地產進入牛市,經過幾年的打拼,熊文輝創辦的廣州家和集團躋身廣州市十大房地產企業。樟樹人袁富兒,棄醫從商,在深圳從事進出口貿易,到海南投資地產,再輾轉深圳做房地產。如今,袁富兒創立的深圳合正集團已成為中國地產百強企業。
人生就是這樣,有舍才有得。放棄自己習慣的生活,離開熟悉的環境,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江西人往往能夠通過自己的勤勞智慧,成就一番新天地,猶如飛龍在天,直沖云霄。
細分龍頭 如來佛掌
中國有近14億人口,假設每人每年購買一個企業的產品一次,單價10元,總價就能達到140億元,這個數字超過了世界上28個國家的GDP??梢韵胍?,無論是哪個行業,只要在中國做到了龍頭位置,企業的估值都不可限量。
此次上榜的幾個富豪創辦的企業是行業龍頭老大——王文京創辦的用友軟件不用說,是企業ERP軟件領域的全國最大企業;楊龍忠聯合創辦的比亞迪是新能源車和手機鋰電池的龍頭;王華君的裕同集團是印刷包裝領域的世界級企業。
我們再看一些細分領域——梁小文創辦的江西天人生態股份有限公司是生物農藥領域的全國No.1,綠滋肴是專業做特產的連鎖龍頭。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航盛電子和百諾精密。楊洪創辦的深圳市航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為汽車整車企業開發生產車載視聽娛樂系統、智能導航及多媒體系統、車身控制集成系統、新能源汽車電池電機控制系統等產品的中國汽車電子龍頭企業,國內銷售額前20位車廠中就有18家為公司的客戶。另外一家是百諾精密工業(中山)有限公司,劉昊在1995年創辦它以后,便一直致力于專業攝影腳架和云臺研發生產,百諾(BENRO)專業攝影腳架云臺一直深受廣大攝影愛好者青睞,在國內市場已連續多年保持第一的市場占有率。
專注和精益求精的企業,所產生的爆發力或許不強,一開始甚至是弱不禁風的,但在持之以恒的不懈發展中,它已經悄悄占領了整個市場,猶如周星馳使出的如來佛掌,無人能敵。
資本運作 萬劍歸宗
在金融、股權多樣化的當下中國,資本運作乃是實現財富滾雪球最快也最引人注目的途徑,基本上任何企業要實現裂變式發展,都要依靠資本運作,是謂萬劍歸宗。
此次上榜的富豪何志平也是資本運作達人,早在上市公司贛南果業變為天音控股時,他的中國華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即現身前十大股東之列;去年12月25日,他又順利入股擬上市的上饒銀行5000萬股。還有就是中國安防技術有限公司(CSST),何志平早在多年前已將其打造成中國安防行業的巨頭企業,它早在2005年即登陸美國OTC市場,2007年又成功轉板紐交所,2008年10月13日成為第一家登陸納斯達克迪拜(DIFX)的中國公司。2011年,當中概股普遍遭受質疑時,何志平又毅然對其進行了私有化改造,以5.7億美元的代價從美國退市,據說其正尋求A股或港股上市。
資本運作的好處不僅在于得到企業快速發展的廉價資金,更能通過一系列的復雜運作,使企業在資本市場得到更多的關注,從而給自己企業爭取到融資優勢。當然,萬劍歸宗,最終還是為了實現財富的快速、幾何級增長。
肖志峰:如何將綠滋肴從江西推向全國
上面的文章中,我們已經談到了億萬富豪們創業成功的四種“武林秘籍”,為了更大限度地激發贛鄱萬千人才的創業激情,記者特別走訪了江西省綠滋肴實業有限公司,看看其掌舵人肖志峰是如何將綠滋肴從江西推向全國的。
江西省綠滋肴實業有限公司掌舵人肖志峰
從江西到全國的布局
“我將綠滋肴迄今為止的發展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是創業期,2007年以前;第二個是發展期;第三個是全國化,從2010年開始。”走進肖志峰的辦公室,他座位后面就是一張全國地圖,從2010年開始,綠滋肴吹響了進軍全國市場的號角,目前已經在湖南、安徽、浙江、江蘇設立了綠滋肴特產連鎖超市,加上江西已有的市場,綠滋肴全國連鎖店已遍布長三角。
2002年1月,綠滋肴從南昌市一個小小的食雜店起家,通過對旅游市場商機的捕捉,首創“一站式購足特產大賣場”的經營模式,企業實現了裂變式發展,不僅擁有了眾多特產連鎖店,還在2008年成了南昌市的擬上市企業,2011年成為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
“我的計劃是,2015年前,圍繞我國沿海珠三角、長三角、渤海灣等黃金海岸線和重點旅游城市開設綠滋肴特產連鎖店。”上述地方擁有優質的消費能力和良好的基礎設施,是進行連鎖復制不可忽略的戰略高地,肖志峰雄心勃勃地想將它們一網打盡。
擺在面前的三大挑戰
不過,記者發現要將一家江西的連鎖企業推向全國,面對的挑戰也不少。
首先是去江西化。眾所周知,綠滋肴從南昌起步,在江西可謂家喻戶曉,但對于全國來說,綠滋肴還是個生面孔,且在外省市并不擁有歷史及口碑,如何能贏?
其次是如何應對店租和人力成本上漲。近些年來,店鋪租金尤其是熱點地段的店租節節攀升。據記者了解,不少店鋪都在以年均10%的漲幅加租。另外就是人力成本上漲,前幾年一個商場銷售員月薪1000元左右,這兩年普遍漲到了1600元以上。更為致命的是,在通脹趨勢下,這兩項成本增加的壓力難以緩解,幾乎每年都要面對。
再次是電商的挑戰。這兩年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的轉變,網絡購物越來越便捷了,我們可以發現,許多土特產都在淘寶上有售,這會不會給實體店帶來壓力?
“歸零心態,二次創業”
“以前的事情不談,我們現在是重新起步,二次創業。”面對諸多挑戰,肖志峰心態很平和,他表示現在綠滋肴人要有歸零心態,拋開以前的成績,進行第二次創業。
綠滋肴品牌總監鄧煒也意識到,去江西化并不容易:“我們提出了一個口號,‘專業做特產’。”并表示,綠滋肴要做“中國特產第一品牌”,將綠滋肴定位為地方土特產,而不僅僅是江西特產,希望這個觀念能夠在外省市的門店得到實施和擴展。
肖志峰認為,綠滋肴連鎖店最重要的是選址: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還是地段。一個例子可以說明,在綠滋肴的內刊上,每期都會列出月銷售冠軍店和明星服務員,在紅谷灘店開業以前,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井岡山店奪得冠軍,其各項指標遙遙領先。在紅谷灘門店開業后,今年1月這一送禮高峰期,它的單店業績超過了井岡山門店。這也是肖志峰選擇在沿海進行擴張的重要原因所在:熱點旅游景點,消費能力非常強。
至于應對店租和人力成本的上漲,以及電商的挑戰,肖志峰認為,目前來看上述挑戰尚無需太過擔憂,到一個地方實地旅游,再帶點土特產回去,這是中國人的傳統,也是網絡購物做不到的,只要這個傳統一天不消失,綠滋肴門店的收入就可以得到保證,有收入就能轉嫁成本。
全產業鏈與資本化
當然,綠滋肴為了應對未來的挑戰,也早已開始了布局,其中全產業鏈和資本化就是重中之重。
“綠滋肴”創建以來,始終以銷定產,依靠強大的終端需求擴大生產規模,以“公司+基地+農戶”的合作模式,在全省建立了多個土特產加工基地。“在外省市,我們會和當地的特產生產廠家合作,門檻是地方特色濃厚、擁有現代加工工藝、地方知名產品這三個,也不排除收購當地特產連鎖店和廠家。同時,我們自己也建立生產基地,主要目的是通過全產業鏈,有效掌控產品質量。”肖志峰解釋自己的全產業鏈布局時表示,有針對性地進行布局才是最有效的方式。
與此同時,綠滋肴成立上市辦,進行了一系列資本化運作。
早在2008年初,綠滋肴列為江西省18家擬上市企業,從此上市的步伐一直沒有停止。目前,綠滋肴正在進行股份制改造,并與風投達成了合作協議,擬于2015年完成上市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