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言銘
P2P模式在國內火起來是始于2012年,互聯網能改變很多傳統行業,當然不例外也能改變金融業。尤其在中國,由于金融改革推進緩慢,以中小微企業和個人為主的小額貸款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滿足。市場上出現了一群嗷嗷待哺的小額貸款群體,于是出現了通過互聯網滿足市場需求的P2P網貸企業。
事實上,小額貸款這活并不好干。政府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都不曾很好地解決,僅靠技術手段的創新就能解決的嗎?顯然不是這么簡單。一些P2P網貸創業者認為,通過技術手段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可以把規模做上去,網貸公司盈利也是水到渠成之事了。甚至更有甚者認為,只要架好一個網站,錢便白花花的來了。
P2P網貸企業難點不在技術,不在互聯網,而在金融這端。P2P是指陌生人向陌生人借貸,這中間的信任關系誰來解決?平臺首先要解決的是信任問題,要讓出借者即投資人放心,銀行是有國家背書的,而目前P2P企業沒有一個政府部門愿意背書。信用度需要企業一步步地走出來,這需要時間更需要實力。
要解決這個信用問題,最重要的是要保證借款人的還款能力。而目前,很多平臺只需一張身份證便能借到錢,對借款人條件太寬松,甚至可以說沒有風控措施。真正要做到對借款人條件的審查,必須要在銀行、小額貸款公司已積累經驗的基礎上,通過技術創新及模式流程創新的方式,快速批量地處理,才可能在審查借款人條件上領先于小額貸款公司和銀行,這也是平臺存在的價值。
但這一切在實踐中還差得很遠,正如貸幫網CEO尹飛所說的那樣,行業里缺少既懂金融又懂互聯網的復合高級人才。翼龍貸董事長王思聰也表示,P2P網貸更多的金融屬性。更不說,很多P2P網貸創業者中并沒有金融從業經驗,對P2P網貸業務的理解也沒有到位,出現問題也就不難理解了。
簡單地說,目前P2P網貸行業存在一批不靠譜的人做著理解不透的事。即使政府不施壓,照此玩下去也不可能玩轉。希望P2P網貸從業者三思而后行,做小額貸款絕對是一件很苦逼的事,做好網絡小額貸款平臺那更是難上加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