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營網綜合報道】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盡管市場對3月的信貸增長已有較充分的估計,但1.06萬億元的規模仍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期,同時當月社會融資規模在債券、信托貸款和委托貸款的突擊增長帶動下,也達到了2.54萬億元,分別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多1.48萬億元和6739億元。
記者注意到,央行4月1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03.61萬億元,同比增長15.7%,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末高0.5個和1.9個百分點。這是M2余額有公布數據以來首次超過100萬億元大關。狹義貨幣(M1)同比增長11.9%,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末高2.4個和5.4個百分點。
對一季度數據顯示出的資金供應量是否真的與實體經濟需求相匹配,中國銀行戰略發展部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分析師周景彤表示有所擔憂,“還是有點快,盡管有背后的邏輯,如果接下來都按這個節奏投放的話,全年的信貸投放量會相當大,這是不可持續的,未來貨幣政策面臨收緊的壓力。”他認為,一季度出口、PMI等數據顯示,實體經濟的表現并不是很好。鋼材庫存量和能源價格還是負增長幅度比較大,顯示實體經濟的需求不旺,實體經濟增長的動力并不強。如果信貸持續大幅增長,可能會引起通貨膨脹,資產價格上升,對房地產調控政策發生阻礙等不利的影響。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值得注意的是,M2今年的預期目標值是13%,央行行長周小川曾解釋,這旨在強調貨幣供應量不能過快地增長。
但是今年一季度,連續三個月的M2增速均在15%以上,明顯高于預期目標。
究其原因,交行金研中心研究員鄂永健認為,季末銀行加大存款吸收力度、當月貸款增加較多、外匯占款仍可能保持較快增勢和財政存款下放,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了3月新增M2高達3.75萬億。確實,3 月新增存款4.22 萬億元,創出有史以來單月最高值,直接拉動M2 擺脫去年同期的高基數效應繼續走高。
業內人士預計,今年外匯占款增量會較去年明顯回升,M2要實現13%的既定目標壓力很大。與此同時,經濟增長仍需鞏固,物價未來也面臨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