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價日前迎來“7連跌”,7個交易日累計下挫109美元/盎司。記者走訪菜百、國華等黃金賣場發現,本輪跌勢沒有讓“中國大媽”們再度瘋狂,周末前來購買金條、金飾品的人數明顯減少,投資者已逐漸趨于理性。
受美元走強和美國經濟復蘇前景樂觀影響,紐交所黃金期貨價格連續7個交易日收陰,上周五收于每盎司1364.7美元,較前一交易日下跌1.6%。據統計,過去7個交易日,國際金價每盎司累計下挫109美元。
由于是本輪降價后的首個周末。周六上午九點多記者來到菜百,此時外面等候的顧客只有十幾名。“上次降價的時候沒搶上,怕今天又賣光了,就想早點來,沒想到人這么少。”正在等候的市民劉大媽告訴記者。
九點半開門后,陸續有顧客進店咨詢。過了十點,客流才開始逐漸多起來,但也遠遠達不到一個月前人頭攢動的“盛況”。
記者隨機采訪了十位正在購金的消費者,發現他們均是上次降價時沒買到黃金,這次才來購買的。“一直想買條金鏈子,這次正好趕上降價,就來看看。”劉大媽說。
“這輪降價后,顧客不算特別多,跟平時差不多吧。”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這不,還能跟您說幾句話,上次人多的根本忙不過來。”
記者注意到,也有不少顧客只在各個柜臺前徘徊,光看不買。市民張阿姨打算給將要過門的兒媳婦買金飾,這兩天黃金一降價她趕緊來賣場看,“新上的這批金飾都挺好看的,但萬一金價再跌不就買虧了嗎,等等再說吧。”
隨后記者來到國華商場,發現客流也跟平時差不多。國華市場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黃金畢竟不是必需品,上次降價后好多人瘋狂搶金,大量消費需求已經被滿足了,并且消費者也逐漸趨于理性,所以客流回歸正常。”
據了解,菜百從5月6號到5月15號,其黃金銷售額達五億元,增幅超27%。(法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