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江蜿蜒流過,兩岸聳立起一排排高層大樓。城市建設者會考慮,城市規劃設計、建筑、功能區域應與江水資源協調、融合;生活家會認為,靠近江岸意味著親近自然,能減弱一絲社會中的浮躁之氣;風水大師會說,風水之法,得水為上;居住者會追求,一天忙碌之后的人居生活的靜謐與和諧。“水景”、“江景”是大家爭相搶占的資源,即使是處在二、三線江岸位置的物業項目也希望以此為自己“加分”。當傳統濱江岸線豎起一棟棟高樓,我們順延贛江可以發現新的宜居濱江區正日益璀璨。
城東新興濱江區
2007年,誰也不會預料到贛江的沙灘地——紅谷灘,10年后會發展成如今高樓林立的花園新城。當日的質疑與冷清,在紅谷灘新區日漸成熟的今天,早已不復存在。如今,無論是一線江岸還是二、三線江岸位置都已經立起了高樓,現在要想在紅谷灘尋找一塊空地實屬不易,人們不得不順延贛江尋找新的宜居濱江區。
依托贛江南支形成沿富大有堤的濱江城市景觀帶,政府沿此帶特設了80-100米的濱江公園,綠化布置高層建筑,塑造出一江兩岸宏偉的城市形象,也在這里,新興濱江區已有雛形。而隨著保利·東灣國際、城泰·威尼斯江域、海亮尊園等項目的相繼亮相,新興濱江區正越來越引人矚目。
交通:規劃地鐵3、5號線;將建三條從老城區至昌東片區的東西向快速公交通道(BRT);將建三條南北向公交干線
配套:2600畝南昌國際社區
絕版黃金水道
時至今日,以八一大橋至南昌大橋這一段江景帶無疑是這個城市的黃金水岸。十年時間內,贛江東西兩岸豎立起了南昌最貴的住宅、最高端的寫字樓、最豪華的酒店。其中,東西兩岸一線臨江住宅更是日漸稀缺,在售期房項目為數不多,其房價更是成為南昌豪宅物業的價值標桿。以新地阿爾法國際社區為例,2010年其高層房源均價為1.3萬元/㎡,2013年為數不多尾房售價在1.8萬元/㎡左右;二線位置的世茂天城,其超高層房源售價超過1.3萬元/㎡,并且樓層越高、視野越好,售價也更高。而位于贛江東岸老城區的濱江一號在售房源均價則超過2萬元/㎡。
當然,這種稀缺不僅僅表現在日益走高的二手房價。入夜時分,當城市霓虹亮起,人們會明顯發現,從八一橋至南昌大橋這一沿江岸線是整個城市最亮麗的建筑群,東岸老城區的繁華與西岸新城區的崛起相互輝映,形成這個城市最具風情的天際線。
交通:地鐵1、2號線在建,地鐵4、5號線規劃中
配套:濱江月季公園、秋水廣場、贛江市民公園等
朝陽濱江CLD
昔日農場,今日高地。朝陽新城已然退卻暗灰之色,明珠難掩奪目。現在再去朝陽新城上轉悠,高樓迭起,道路通達,CLD的架勢徐徐展現出來。當然,瑕疵還是會有不少,比如說,生活功能配套還未大幅跟進、大型商業載體尚無動靜等,還有便是建筑群過密這樣一道硬傷。
城市建設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和歷經時間的雕琢打磨,才能成型。去年10月18日,連接朝陽新城和紅角洲的朝陽大橋正式動工,而后九洲高架工程、象湖隧道工程相繼開工,一系列實質性的利好因素真正讓人對朝陽新城的未來充滿了期待。
而從當下國貿天琴灣、朝陽江上院、力高·濱江國際、正榮御尊等新城之上眾多項目銷售火熱的行情,可以看到南昌市民對這個片區的認可度在不斷地攀升。
交通:朝陽大橋、象湖隧道、九洲高速快速路在建
配套:朝陽公園、中心公園、贛江風光帶、桃花河水系景觀
■記者張甜甜、舒燕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