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營網綜合報道】今年以來,上市券商再融資的集中披露將其對資金的饑渴詮釋到了極致,上市券商發行公司債和短融券融資1188億元,定增和配股融資324億元。
據證券日報報道,今年以來,伴隨創新業務的發展,券商再融資欲望更加強烈。上市券商或發公司債、短融券,或實施非公開增發,或配股,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據《證券日報》金融機構中心和同花順統計顯示,今年以來,上市券商披露擬融資1512億元(含已實施融資),其中公司債和短融券為1188億元,定增和配股融資324.17億元。
中投顧問金融行業研究員霍肖樺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自從去年首屆券商創新大會召開之后,市場對券商未來的發展充滿想象。因此,各大券商以可持續發展、開展創新業務的名義進行大量融資。”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上市券商相繼公布了通過發行公司債和短融券融資的公告,合計融資額為1288億元。其中主要有:招商證券已經實施60億元短融券、100億元公司債;華泰證券已經實施123億元短融券,獲準發行100億元公司債;方正證券股東大會通過發行不超過50億元短融券;廣發證券發行不超過120億元公司債;中信證券獲準通過債務融資工具發行不超過400億元融資規模。
上市券商通過債券融資的同時,加快了定增或配股融資的步伐。數據顯示,除近日公告的東吳證券擬定增融資52.08億元、光大證券定增募資不超過80億元獲批外,興業證券39.52億元定增已經完成。此外,還有太平洋證券定增50億元、西南證券定增43.6億元、山西證券定增9.69億元、國海證券配股募資49.28億元。以上7家上市券商募資總額為324.17億元。
5月21日,光大證券公告稱,證監會已核準公司非公開發行不超過6億股。公司此次非公開發行募資總額不超過80億元。
5月17日,華泰證券公告稱擬公開發行總規模不超過人民幣100億元(含100億元)的公司債券申請獲得證監會通過。同日,山西證券公告股東大會同意發行不超過20億元公司債。
5月14日,東吳證券公布再融資預案,擬定向增發不超過7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52.08億元,用于增加公司資本金,補充營運資金等。(編輯:禾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