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40歲的華寶興業新興產業基金經理郭鵬飛來說,2012年以來的戰績可謂不俗。
數據顯示,2012年,華寶興業新興產業凈值增長率超過20%,在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9;今年以來至5月17日,凈值增長率35.38%,為328只基金中的第6名。新興產業基金自2010年12月7日成立以來,凈值增長率23.51%,年化收益率達到9.02%。
之所以有如此成績,郭鵬飛表示,他堅持自下而上、精選個股的投資策略,主要投資于新興產業中的龍頭公司,而這些公司股價表現較好,保證了投資業績。在目前創業板已突破千點,IPO開閘蠢蠢欲動的背景下,他認為盡管會有短期和結構性的風險,但長期而言,投資新興產業基金仍會有較高回報。
用PEG指標選股
《中國經營報》:能否談談你的投資策略?
郭鵬飛:新興產業基金的投資策略主要是自下而上的精選個股,自上而下的投資方法用得比較少。因為這個基金專注于投資新興產業的各個子行業,而這些行業與整個經濟走勢和大盤指數的關聯比較小。此外,新興產業內部各子行業之間的差別也很大,因此很難做自上而下的行業個股配置或者輪動。
具體而言,我們自下而上地選擇個股,要一家一家公司去看,有價值的就買,沒價值的就不買。即便是同一行業內的不同公司,差別也很大,要分別做獨立判斷。
《中國經營報》:你一個月要調研多少公司?
郭鵬飛:公司調研有幾種不同形式:一是到公司所在地實地調研;二是券商的投資策略會,會請許多上市公司的高管,我們一次可以見多家上市公司,做交流;此外,上市公司的人到上海來出差或者拜訪客戶時,我們會和他們約談交流。
粗略計算,我去年一年和高管交流的上市公司有100多家,近200家,平均每個月都有十幾家。做自下而上的個股投資,必須要及時了解單個公司經營情況,要和公司做經常性的交流。
《中國經營報》:我們注意到,從2011年二季度開始,碧水源是你的第一大重倉股,到目前為止,粗略計算,從那時到現在,該股的漲幅達到約120%。可以說,你堅守個股,并獲得了高額收益。能否據此舉例談談你的選股標準和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