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先生在朋友眼中算是成功人士,31歲的他已是一家外資企業的中層管理人員,年薪25萬元,單位配車。妻子29歲,是一國有企業職員,工作輕松,年薪10萬元(含年終獎)。兩人均有養老保險、意外保險。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父母都有正式工作且未退休,住房去年已還清貸款。
兩人現有存款40萬元,股票型基金市值10萬元(8萬元本金)。平時輪流在父母家吃飯,生活方面的開支不大,每月固定開支2000元左右。
●理財目標
1.資產合理配置,提高收益率;
2.準備要小孩,并進行教育基金的規劃;
3.擬購買一套小戶型房產進行投資,價格在50萬元左右。
●理財嘉賓
興業銀行南昌分行理財師 劉石
大部分資產閑置收益低
熊先生家大部分資產閑置,收益低,幸好收入來源穩定,且家庭保障狀況良好。由于計劃再購進一套50萬元左右的小戶型,同時打算生孩子,并為孩子準備教育基金,資金方面還得進行相應補充。
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熊先生家庭應重視資產抗通脹能力以及穩健增長。在側重教育基金以及不動產投資的前提下,配置一些貴金屬產品。
儲蓄資金建議重新分配
目前,家庭資金只有20%投資股票,其余資金閑置,收益非常低,建議將儲蓄中剩余的15萬元進行重新分配。
首先需要建立“緊急資金儲備”,以便應付可能出現的不時之需,根據收入狀況初步設定3萬元。這筆資金建議將其中1萬元存為三個月定期存款,支取靈活;剩下2萬元購買貨幣型基金,推薦興業貨幣,該基金主要投資于國債、央行票據等產品,收益穩定、風險低、資金變現靈活、按日派發收益,去年年收益率為3.4%,高于定期存款一年的收益率。
儲蓄中剩余的12萬元,可以進行適當投資,比如保障型貨幣基金、穩定收益型理財產品、成長收益型的股票型基金等。同時,可以考慮現在點位較低的情況下,購置一定數量的黃金(如100克),以后每年固定購買一定金額的實物黃金,抵抗通脹的同時,也可給孩子留下一些紀念。
每月基金定投積攢教育金
以熊先生的家庭收入以及目前市場綜合判斷,未來需要花在孩子身上的積蓄大約120萬元。考慮到未來19年的教育開支,目前推薦的方法為每月基金定投。
采用現金流量法計算,未來一年,每月需要定投的金額大約為5300元,建議選擇的產品是債券和股票綜合配置的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為7%。
利用公積金貸款投資小戶型
熊先生計劃再購置一套小戶型房產進行投資,價值在50萬左右,這套房產為第二套房,首付需要50%,即25萬元左右;剩余25萬元可采用公積金貸款,基準利率4.5%,年限20年。
考慮到19年的教育儲蓄壓力,建議采用等額本息還款法,如現在購買,未來每月需支付1575元的本金利息。
■記者黃培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