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營網綜合報道】據騰訊財經報道,美國聯邦政府相關調查部門發現摩根大通公司制造了一種“操縱手法”,將公司部分業務偽裝成盈利豐厚的假象,而實際上這些業務存在巨額虧損。與此同時,調查人員還發現摩根大通高管中有人對上述事件做出了虛假且混淆視聽的陳述。
《紐約時報》近日獲得一份秘密法庭文件,文件內容曝光了摩根大通參與偽造盈利以及高管做假證的內容。這份文件由美國能源交易市場的監管部門在今年三月遞交至摩根大通,美國政府同時警告摩根大通其可能將會采取嚴厲的懲罰措施。
有知情人士表示,摩根大通近來所遭遇到的麻煩還不止一件。美國貨幣監理署正在計劃對摩根大通發起新一輪的執法行動,起因是該署認定摩根大通在收集消費者的信用卡卡債的方式上存在違規。另一方面,華盛頓方面還認為摩根大通在提醒政府謹防麥道夫巨額詐騙案件的過程中存在失職行為。
在上月摩根大通總部舉行的一次會議上,美國貨幣監理署的官員向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兼董事會主席杰米-戴蒙釋放出不為尋常的訊息——“摩根大通的所作所為使得其在聯邦政府內部已經失去信譽和人心。”在摩根大通內部,公司法律總顧問也向高層警告稱摩根大通在管理問題上存在問題。戴蒙日前在寫給股東的一份公開信中也承認公司確實存在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而在未來幾個月內摩根大通還將面臨更多來自政府的強制措施。
另據21世紀經濟報道,對摩根大通來說,無論有沒有遭遇倫敦鯨風波,2012年都是不平靜的一年。
去年7月,摩根大通開始了全球范圍內的結構調整。對于亞洲地區來說,這可能是近10年來運營架構上最大的變化——投資銀行、資金及證券服務及環球企業銀行業務合并整合為企業及投資銀行部,新成立的部門分為兩大模塊,即銀行部和市場及投資者服務部。零售消費者及財富管理業務并不在整合范圍內。
無論前臺、中臺還是后臺,在這次結構調整中都面臨崗位職能的更新,整體結構被清楚地按照產品開發和客戶關系劃分為兩大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