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不斷增加的過程中,多數居民“談禽色變”,家禽業因此遭受嚴重沖擊。疫情已持續兩個多月,養殖戶如何應對?“五一”期間,記者深入我省銅鼓縣進行了采訪。
居民仍然不敢吃雞
4月下旬,銅鼓縣城從事鹵豬頭肉生意的焦某在長沙確診感染H7N9禽流感,該縣根據規定,撲殺了農貿市場及附近居民養的雞鴨,一共300多只,每只補10元,并關閉活禽交易區。但意外的是,抽檢100多份樣品,沒有在禽身上發現H7N9。
然而,此次事件讓整個縣城“談禽色變”,城區沒人吃禽肉了,村鎮亦如此。在該縣三都鎮,鐘林家平時養些雞鴨,產的蛋家里吃,或送給親戚。到請客吃飯時,會殺只雞或鴨。4月29日,有親戚來,本想殺只雞,但考慮再三,還是買了些豬肉來替代。雞鴨就繼續養著,暫不殺來吃。
蛋雞沒肉雞那么“慘”
王方勇是銅鼓一蛋雞養殖大戶,一共養了3萬多只。4月30日,在王方勇的養殖場,工作人員在對雞舍消毒,以前是兩三天一次,4月初以來每天一次。
王方勇說,他的養殖場平均每天要產2萬多只雞蛋,主要銷往銅鼓縣城。按往年行情,四五月份雞蛋價都會有所上漲,今年受H7N9禽流感的影響,銷量下降三成左右。原本可賣200元一箱(每箱360只),4月以來只賣160多元,已經沒錢賺了。憑著多年的養殖經驗,出現禽流感疫情,禽肉價、蛋價都會下降,他在4月5日及時賣出5000只該輪換的蛋雞,每斤4元多,補充了些流動資金,要是再晚幾天,就賣不動了。
“養肉雞的就虧得很慘,認識的幾個同行,4月份虧損超10萬元。”王方勇稱,不是價格問題,主要是買的人太少。該出欄的雞,再養也不會多漲,還得貼飼料錢,規模小點的養殖戶,恐怕后期補欄資金都成問題。
養殖戶充滿信心“抄底”
在王方勇看來,隨著氣溫回升,H7N9禽流感疫情會逐漸得到控制,居民的“恐禽”心理會慢慢平靜,畢竟禽肉、禽蛋是居民日常消費品,待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數下降,居民消費信心就隨之恢復。
目前,王方勇正計劃購進蛋雞苗適當擴大規模,他以房產作抵押,向農信社申請貸款200萬元。但不太順利的是,農信社擔心H7N9禽流感持續時間長,放慢了貸款進度。所以,王方勇在用前期賣出蛋雞的錢進行補欄。
肉雞恢復期要一兩個月,蛋雞則為三四個月。提前補欄的話,能在市場恢復后賣出好價錢。據王方勇介紹,他認識的三四家年出欄上萬只雞的養殖戶,忍痛出售到出欄期的雞后,趁當前雞苗價十分便宜,已在積極購進補欄。以前的雞苗2~3元一只,現在0.6~0.8元,一般補欄3000~5000只。
5億家禽項目順利推進
銅鼓縣森林覆蓋率超80%,生態環境好,適宜發展養殖業。去年,該縣引進了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河北華裕家禽育種有限公司,項目總投資5億元,計劃建設5個年存籠60萬套種蛋雞飼養基地、1個年出產雛雞1億羽的孵化廠、一個年產20萬噸的飼料廠、1個育雛場、1個有機肥加工廠以及辦公研發等附屬設施。通過公司+農戶模式飼養商品蛋雞100萬羽,綠色無公害雞蛋6萬噸。
該縣畜牧局有關負責人稱,盡管人感染H7N9禽流感還在持續,但此項目還在繼續推進,飼料廠、孵化場在緊張施工中。預計未來兩三個月內,會新上第一批種雞飼養,年底孵化場將出產第一批雞苗。企業看中的是養禽業長期的發展趨勢,短期的陣痛不影響規模養殖企業的布局。
■記者秦謙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