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營網綜合報道】4月初,媒體曝出:涼茶企業配料涉嫌用山銀花代替金銀花以節省成本。王老吉、加多寶等涼茶巨頭卷入這一丑聞。
據中國質量萬里行報道,盡管用山銀花代替金銀花涉及涼茶質量安全并涉嫌欺詐消費者,但涼茶行業似乎想低調處理這一風波。
在廣藥王老吉官方網站上,記者看到這樣一則消息:“2013年4月2日至4月9日,廣州市白云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廣州市白云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梅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及梅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先后對王老吉藥業公司本部及梅州地區的王老吉涼茶濃縮汁提取基地進行了金銀花使用情況的專項突擊檢查。
檢查組的執法人員分別對公司的生產車間、原料倉庫、成品倉庫進行了現場檢查,查閱了金銀花供應商資料、進貨臺帳、單價、發票、投料記錄、產品配方、質量標準及檢驗報告書等相關質量管理資料,并核查了金銀花的采購和使用量。
多個政府部門的突擊檢查證實了王老吉涼茶在整個生產過程中是嚴格按照產品企業標準組織生產的,不存在以山銀花代替金銀花的現象。”
這大約就是王老吉的“官方回應”了。不過,這并不能打消公眾的疑惑——因為沒有用數字說話。比如王老吉年產量多少罐,每罐的金銀花用量核算數字等等。
而在加多寶官方網站上,記者更是沒看到任何關于山銀花事件的官方聲明。網站醒目位置、網站彈窗主打的均是與王老吉之間的“紅罐外包裝裝潢權對訴案”。媒體報道稱,此案被雙方視為志在必得的“關鍵一役”,為了勝出,雙方均“做足了功課”。
王老吉和加多寶互相攻擊“掐架”,從王老吉商標爭奪戰開始至今已近兩年時間了。雙方從打官司搶品牌到買斷貨搶市場,從眼淚汪汪的萬言上書到神秘兮兮的“五代傳人”,打得不亦樂乎的同時,也賺足了眼球。但這對涼茶行業的長遠發展有任何益處嗎?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王老吉加多寶之間的對掐喪失了興趣。更有一些消費者對二者之間的“烙餅式”炒作感到厭煩——得到的只是對該買加多寶還是王老吉無所適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