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企業網訊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20年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誕生,走向全國。從海洋之濱,到高原之巔;從長江之畔,到黃河之源……沙漠變成綠洲,荒原變成草甸,一個個“綠色奇跡”在中華大地上演。
這是一個共識不斷凝聚、共生不斷推進、共贏不斷書寫的過程。人們在綠色發展中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也為全球生態治理和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在全球氣候變化加劇與中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深入推進的背景下,保險業正經歷從環境風險承擔者向綠色金融轉型推動者的角色轉變。作為國內壽險行業頭雁,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人壽”,股票代碼:601628.SH,2628.HK)通過構建起覆蓋戰略、投資、運營、產品的綠色金融生態體系,不僅實現了自身低碳轉型,還成為了綠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賦能者。
在引領綠色金融發展方面,近兩年,中國人壽制定《綠色金融發展戰略(2023年-2025年)》,提出階段性綠色金融發展戰略及工作要求。通過將綠色金融與其他業務有機融合,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公司經營管理全流程,借助綠色保險與綠色投資構建國壽特色綠色金融體系。
中國人壽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以中國人壽在天津的實踐為例,該公司積極發揮保險在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中的積極作用。其綠色保險方面的主要服務對象涵蓋環境資源保護行業(污染治理、市政設施管理)、清潔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環保設備制造、環保技術服務推廣)、綠色交通(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以及綠色服務(節能、環保工程勘察活動)等多個領域。
創新保障:產品引擎驅動綠色產業騰飛
“綠色金融的核心不僅在于促進綠色產業的融資與發展,更在于如何通過金融服務的創新,為普通百姓帶來生活質量的提升。”這一理念正逐步在各地的綠色金融實踐中得到體現。天津,作為中國北方重要的工業城市,如今正站在綠色金融發展的前沿,通過保險等金融手段,為綠色產業提供多層次、多元化的保障服務。
隨著綠色金融理念的逐步落實,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綠色產業也逐漸煥發出新的生機,蓬勃發展,成為天津綠色金融服務獨具生命力的支點。據了解,通過產壽融合的方式,中國人壽天津市分公司推動新能源車輛商業綜合保險,從交通意外、人身安全等責任角度,為綠色出行保駕護航。
“我們通過這項業務不僅在為企業鋪設綠色發展的道路,更為每一位環保踐行者提供風險保障。”中國人壽天津市分公司相關人員介紹,“很多時候,我們的工作不僅是數字和方案的設計,更多的是如何讓這些數字與普通百姓的生活緊密相連。”
2025年上半年,該公司為千余輛新能源汽車提供了保險服務,不僅保障了車主在交通事故中減輕風險壓力,還進一步推動了綠色出行的普及。“這是我們在數字背后所做的努力,它關系到許多家庭的安全與福祉。”
新能源車險猶如一個縮影,折射出的是以中國人壽天津市分公司為代表的天津本地保險業在保護環境、推動低碳經濟方面發揮出的積極作用。這些金融產品不僅解決了綠色產業發展的風險問題,也促進了社會對綠色出行的認同和參與,展現出綠色金融賦能經濟、環境、社會三者協同發展的獨特魅力。
生命守護:綠色金融溫暖萬千平凡之家
在我國,綠色金融不僅是為企業和產業提供保障,同樣關乎普通民眾的生活質量。值得注意的是,在服務小微企業時,中國人壽天津市分公司還關注到初創型綠色產業客戶,通過靈活的“團體意外傷害保險方案”,為企業提供快速、高效的保障服務。
“我們的初衷就是幫助這些企業在成長的道路上減少風險負擔,讓他們能專心投入到創新與發展中去。”中國人壽天津市分公司相關負責人解釋說,“通過靈活的保障產品,我們盡力確保了初創型企業能夠在成長過程中無后顧之憂,專心致力于綠色創新。”
更令人欣慰的是,在綠色產業領域,該公司通過為企業員工提供多元化的保障服務,幫助他們應對可能發生的健康問題。張女士是一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的員工,幾個月前,她被診斷出重大疾病,在國壽提供的重大疾病保險幫助下,她和家人不再為高昂的治療費用而焦慮。“在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中國人壽的保險為我雪中送炭,讓我有了與病魔抗爭的勇氣。”張女士激動地說,“這份保障不僅幫助我渡過了難關,也讓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據初步統計,2023年至2024年,中國人壽天津市分公司為新能源汽車及其零部件制造行業的員工支付重大疾病及補充醫療保險賠款近150萬元,減輕了員工及其家庭的經濟負擔。
與此同時,2024年,該公司綠色保險業務的保費規模近300萬元,較2023年增長47.33%。這不僅是數字的增長,更代表著綠色金融在推動綠色產業和企業發展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果。此外,該公司累計為綠色產業企業員工提供風險保障超25億元,并已為919名綠色產業企業員工進行了保險理賠。
智能關懷:科技賦能綠色服務心體驗
隨著數字化技術的迅猛發展,綠色金融也迎來了全新變革。
“我們不僅僅提供保險產品,更重要的是通過數字化技術讓每一位客戶享受到便捷的服務。”據中國人壽天津市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壽險APP、空中客服、智慧柜員機等智能化工具,該公司提供無紙化、快速便捷的理賠與咨詢服務。“2025年上半年,我們的線上保全業務26.67萬件,線上服務率達到99.15%,基本實現保全服務智能化全覆蓋。”
智能化的客戶體驗中心
在大港客戶體驗中心,一位老年客戶在體驗無紙化理賠時,深深感受到了國壽的用心。“我平時不太懂這些電子產品,第一次用APP提交理賠時,還很擔心會出問題。”而他的擔心很快被服務人員化解,“柜臺工作人員告訴我,APP上可以放大字體,操作界面也很簡潔,甚至給我準備了老花鏡。整個過程比我想象的要順暢得多,科技真是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簡單,更溫暖。”
目前,中國人壽天津市分公司已在全轄19家支公司推行無紙化簽約流程,全轄6000余名員工均使用線上簽約辦理,節省人工審核的同時,提升該項工作效率近35%,同時節省紙質合同印刷費用20余萬元。“我們已實現‘客戶投保-核保-雙錄-審核-保單生成送達’的全鏈路無紙化、線上化、智能化。截至目前,個人長險已全面實現無紙化線上投保,無紙化投保業務推廣率近100%。”該公司個險渠道相關人員說。
科技賦能綠色金融,不僅為客戶提供了便捷的線上服務,也為環保事業貢獻著力量。據悉,通過無紙化、智能化的服務方式,中國人壽天津市分公司大幅減少了紙質材料的使用,累計節省用紙27噸。
初心引領:綠色金融拓路者永續前行
談及綠色金融的推進,中國人壽天津市分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一過程并非毫無阻礙,尤其在業務拓展中,如何有效識別綠色產業的潛在客戶,如何讓更多人了解綠色金融,已成為業務拓展過程中的重中之重。
為此,該公司通過加強政策宣講,利用企業信息查詢平臺,準確識別符合綠色產業標準的企業,“我們不僅要確保產品符合客戶的實際需求,更要幫助他們了解并利用綠色金融得到實惠,發揮優勢。”上述相關負責人表示。
一場場宣講活動在城市和鄉村中同步展開。工作人員以“風險防范小課堂”形式,走進社區、商圈、學校、企業、鄉村,通過發放資料、案例講解等方式,介紹金融保險常識,普及保險配置、反詐騙等實用知識,將“守護”理念延伸至多風險保障場景,年內累計開展126場次,覆蓋線下客群萬余人次。同時拓展線上渠道,利用各類媒體宣傳、短信溫馨提示等方式拓展覆蓋面,累計線上覆蓋千萬人次。
工作人員走進社區宣傳綠色金融
“綠色金融的真正內涵遠不止于金融服務的提供,它是在經濟與環境之間架起的一座橋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不是一句口號,它是每個行業、每個領域都可以具體落實的方向指引。”上述相關負責人補充說,“這也是我們的行業初心和工作的動力源泉。”
綠色金融的核心不只是資金的流動,它背后傳遞的是對社會、對環境、對每一位個體的深刻關懷。發展與保護是辯證統一的,綠色金融正是這一統一的體現。每一份保單、每一次走訪,中國人壽在幫助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也在為更多的百姓帶去實實在在的生活保障,推動經濟與生態的和諧共生。
隨著綠色金融的不斷深化,它不僅將在中國的經濟發展中占據更加重要的位置,也將繼續發揮在社會責任和人文關懷中的積極作用。可以說,天津的“國壽實踐”在這一過程中正在為其他城市和地區提供寶貴經驗,在不斷推進綠色金融廣度與深度的同時,為社會帶來更多的溫暖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