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企業網7月24日南昌訊 南昌市青山湖區揚子洲鎮土地已被納入城市發展控制儲備用地,嚴格控制開發建設。不過,這片與紅谷灘新區隔江相望的土地未來發展前景被很多人看好,緊鄰贛江大橋的揚子洲鎮三聯村村民紛紛跟風搭建住房頂棚,期待將來獲得更多征收補償。
“不否認少數村民有此想法。”7月23日,揚子洲鎮相關負責人面露難色地說,當地村民的房子多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老房子,村民改善住房條件的需求也應該得到重視。
現象:村民跟風違法搭建
三聯村居住了四五千人口,這里的房子多為磚混結構樓房。進入三聯村,違章搭建頂棚的情況讓人瞠目結舌——幾乎每幢樓樓頂都搭建起了藍色頂棚,有的正在加緊施工。
“村里有很多違章搭建,村委會都沒怎么管理。最早是一戶人家違章搭建,然后引來同村其他人家跟風。”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村民表示,這些違章搭建的頂棚沒有經過安全驗收,存在安全隱患,如果遇上臺風可能會出大問題。
23日10時許,現場有兩戶人家正在施工,堂而皇之地搭建頂棚。住戶表示有自己的“路子”,對記者提問并不作答。
對此,三聯村委會相關負責人稱,這些房子多為30年前的老房子,房屋破損漏水嚴重,所以搭建頂棚。當記者提出與該負責人去現場調查時,他卻一直拖延時間,并吩咐工作人員買來數條中華煙給記者,表示“做個兄弟”。記者拒絕后,再赴三聯村現場,發現多數在建的住戶已停工。
三聯村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揚子洲土地被儲備不在征收范圍,頂棚的造價每平方米差不多達100元,按照南昌經開區征收補償標準是130元每平方米,以此算來沒什么錢可賺。
然而,其他村委會的村民表示,如果搭建成功,再過幾年就不止這個價,到時候就可以大賺一筆。目前,揚子洲鎮集體違章搭建主要在三聯村,其他村莊還沒有動靜。
說法:搭建頂棚為避雨
揚子洲鎮鎮政府已經關注到三聯村瘋狂搭建頂棚一事。“搭建是從今年年初開始的,已整治了兩次,但并未取得預期效果。”揚子洲鎮副鎮長章斌解釋說:“按規定是不能搭建的,但多數村民搭建頂棚是為了避雨。”
章斌稱,三聯村房子多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老房子,那時候沒有澆筑,房頂都是預制板做的,下雨漏水,天晴悶熱。
“十年儲備,矛盾凸顯,一方面是老百姓安居樂業需要改建房子,另一方面嚴格控制改建、搭建。”分管城建的揚子洲鎮人大副主席諶志強說,老百姓多次反映,揚子洲鎮也多次向上級部門反映,最終也沒有好的解決辦法。針對三聯村違章搭建頂棚成風,諶志強表示,將督促揚子洲城管中隊每天巡查,一旦發現要求立即停工。
其實,不僅是違章搭建問題,當地不少危房改造也遭遇鑒定難題。據了解,揚子洲鎮自住房屋改建,必須是經南昌市房管局鑒定為D類危房。目前,已確定的危房還是2008年鑒定的,那時共有111戶,改建了89戶。當時,為防止跟風現象,實行逐村逐戶改造。章斌說:“現在已經過了五六年,起碼增加了300戶危房。”
難題:土地儲備與群眾住房需求成矛盾
隨著2006年英雄大橋的通車,揚子洲已成為開發商眼中的熱土,紛紛排著隊找上門投資。2009年,南昌市人大常委會通過決議,將整個揚子洲及南昌縣南新鄉一部分共58平方公里土地,列入城市發展控制儲備用地,10年內嚴格控制開發建設。
從那時起,揚子洲鎮的發展就被“凍結”。控制儲備期間,揚子洲除農村生產、生活服務和公益事業等基礎設施外,不得改變土地用途作為建設用地使用。除重點工程涉及的拆遷安置和農村居民生活必備的配套設施,其余一律嚴格控制建設。據南昌市相關部門估算,揚子洲鎮土地被“儲備”后,每年將減少30億元到40億元的土地收益。
據當地村民反映,原來在宅基地上建的房子只能滿足一家五口人居住,現在不少家庭人口增多,又不能擴建房子,因此只能從搭建上想辦法。
7月23日,記者采訪時,正遇青山湖區常務副區長胡崇敬在此開展“群眾路線”調研。了解到揚子洲土地儲備和百姓改善住房這一突出矛盾后,胡崇敬表示,了解問題后將形成調研材料,尋求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