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9-黄网站欧美内射

江西企業網
熱線電話:0791-88185535 | 監督電話:0791-88185535

爭分爭秒爭朝夕 共青科技職業學院學子風采錄

2017-05-23 16:40

  一所高校,會因一方沃土的人文而生。

  一方沃土,會因一所高校的影響而榮。


共青科技職業學院代表隊榮獲水上操艇比賽冠軍
 

 ● 流汗流血不流淚

  才飲贛江水,又食武漢魚。

  5月的中國江城武漢,花卉斗妍,彩旗獵獵,萬人空巷,加油助威聲一浪高過一浪。

  5月3日至4日,由國家交通運輸部長江海事局主辦的“海員技能大比武”在此隆重舉行。

  長江海事局轄區內所有具備海船船員培訓資質的院校,其中包括2所本科高校,均遴選出了代表隊參加此次大比武。

  共青科技職業學院第一次組隊參加此次大比武,在海上操艇、金工工藝、撇纜操作三大項目上與其他航運院校的學子們,展開激烈角逐。

  好風憑借力,送你上青云。共青科技職業學院航海學院的選手們憑著嫻熟的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質,贏得評委和觀賽人員的陣陣掌聲。

  且看水上操艇比賽。舟楫起,浪花飛。最終,共青科技職業學院航海學院選手以比第二名速度快20多秒、比第三名快近1分鐘的好成績,奪得水上操艇比賽冠軍。

  再看共青科技職業學院代表隊,撇纜操作,季軍;團體總分,冠軍。

  為鼓勵先進,樹立新坐標,5月10日下午,共青科技職業學院對在此次大比武中,敢為人先、勇奪第一的12名同學及其帶隊教師進行了隆重表彰。

  共青科技職業學院理事長邱敏蓉,懷著激動的心情發表感言——

  腳踏實地山讓路,持之以恒海可填。此次大比武的奪冠,是各位帶隊老師和參賽學子流汗流血不流淚,爭分爭秒爭朝夕的結果。

  參賽選手、共青科技職業學院航海技術專業學子李濤,代表本次海員技能大比武團隊在表彰會上有感而發:

  這份來之不易的榮譽,是長江海事局對我們的肯定,是平日邊學習邊訓練,賽前集訓35天,團體每一份子苦練的收獲,更是對我們學習上的一種激勵和鞭策;

  此時此刻我手捧獎杯,感慨萬千。因為獎杯的背后,是老師們的辛苦付出。我們不會說累,更不會說苦,因為我們是愛挑戰、能吃苦的95后。今天的苦,成就明天的輝煌。

  學子的聲音,響徹共青科技職業學院航海學院大禮堂。

  孩兒當自強,賽場勇奪冠。

  這,是一代學子的衷腸。

  這,是共青科技職業學院的希望。


水上操艇比賽冠軍、團體總分冠軍

 ● “我們絕不會放棄!”

  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

  選手們賽場上個個生龍活虎,教室里卻靜若處子。在帶隊的副校長劉金華、航海學院黨支部副書記李澤、航海學院院長助理胡耀丹、訓練指導老師萬中華的引領下,12位參賽同學相繼來到了筆者面前。他們的集訓及比賽故事,或由帶隊老師講述,或自述。

  萬中華介紹,因集訓艇槳每張只有20斤,而比賽艇槳每張重40斤,集訓時,他們在艇槳上綁上沙袋。風里雨里,日夜訓練。他們的手掌,沒有一個沒流過血的。

  熊輝,來自江西撫州,航海專業2016級學生:見李澤老師反復練習撇纜繩:“澤哥,你沒必要和我們一起練吧?”澤哥說:“打鐵還須自身硬,只有我練好了,對你們才有影響力和說話權。”

  樂員康,來自江西撫州,航海專業2016級學生。平時的生活費都是自己周末兼職解決,為參加此次比賽,籌足近40天的費用,唯一一臺5000多元,使用不到3個月的電腦,只賣了1500元。對于這個決定,他當時覺得很可惜,現在覺得不可惜,因為兼職的機會很多,但這次比賽的機會卻很難得。

  王中付,來自安徽阜陽,航海專業2016級學生。集訓時生病了,想休息下,澤哥讓金本虎同學帶他去打點滴,讓他感覺到了團隊的溫暖。看著藥液一滴一滴進入身體,王中付在想:如果因我的缺席,拖了團隊的后腿,那真是不可原諒。打完點滴,繼續劃艇。

  鄭華旺,來自江西贛州,輪機工程專業2016級學生:一天下午,突降暴雨,沒有雨衣的我們在露天的足球場進行體能訓練。起初,我們跑了七公里左右,緊接著就是俯臥撐與仰臥起坐。當我們躺在水里做仰臥起坐的時候,當我們做俯臥撐臉浸到水里的時候,我心里明白: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李濤,來自河南周口,航海專業2014級學生:操艇比賽時,我們每個人心里想的就是拿第一,不然我們35天的訓練就白費了。加油,我們是不會放棄的。當槍聲一響,我們就像瘋了一樣,雙手操槳,忘了所有疼痛,心里只想著我們要拿第一,我們要拿第一!一二,一二!加油!堅持住!還有200米!加油!沖刺!還有100米!加油!還有50米!堅持住!加油!就這樣我們沖到了終點。

  張令,來自四川萬源,輪機工程專業2014級學生;馮明飛,來自山東荷澤;王亮亮,來自甘肅慶陽,兩位均為輪機專業2016級學生。他們都有操作時“聞到肉香”的經歷。金工工藝比賽現場,他們左手扶著臺虎鉗,右手握著操作桿,火星飛濺,突然感覺到了胸口非常疼痛,想停下用手打掉身上的鐵屑,但是想如手松開了,孔可能就鉆偏了,便沒有成績了。忍痛,他們鉆完了最后一個孔。舉手報告裁判,OK。

  盧億,來自四川內江,輪機工程專業2014級學生:平時練得好,考試心不慌。焊接的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后,一鼓作氣一次性將工件焊接完成,并且迅速清理完了焊渣。考官當場說了句:“小不點焊得不錯”。

  操艇比賽結束,他們的艇靠岸了。劉志鋒同學說,由于比賽時用力過猛,比賽結束了,他們才發覺,雙手已一時無法抬起。

  來自貴州的楊檢、羅楊同學說,宣布團體總分時,當聽到第二名都還不是自己的學校,他們心里都涼了。但當聽到第一名為共青科技職業學院時,他們沸騰了。

  胡耀丹說,集訓期間,他們的衣服、鞋子沒有干過,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這些學生,原來個個白白凈凈,現在個個黑不溜秋。

  學校副校長、航海學院院長劉金華總結說,大比武取得好成績,得益于學校先進的教育理念,矢志不渝、狠抓管理、強化訓練,以立德樹人為己任,培育海運人才的“工匠精神”。

  筆者注意到,這些老師,講的都是學生的故事,沒有人訴自己的苦。

  這,就是共青科技職業學院的老師。

  仔細琢磨這些20歲出頭的小伙子的每一句話,有淚流的感覺。

  這,就是共青科技職業學院的學子。

  這,就是共青精神的傳承。

  這,就是航海精神的弘揚。

 

  這些學子,來自五湖四海,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到未來的希望和力量。


共青科技職業學院代表隊水上操艇比賽現場

● 人生無處不賽場

  賽場競風流,學校苦讀書。

  中國青年每當面臨大事,都能迅速“凝成一塊鐵板”,常常令世人驚嘆。

  這些學子又回到了以前的文靜狀態,一點也看不出在賽場的激情澎湃。他們,為什么能在短短的35天集訓之后,發揮得如此酣暢淋漓?與日常教育教學質量及勤奮刻苦分不開,亦是共青科技職業學院“堅韌不拔、艱苦創業”的墾荒精神使然。

  一場比賽結束了,下一場比賽又開始了。人生無處不賽場。

  共青科技職業學院,是全國唯一榮幸以“共青”命名的高校,是交通部海事局批準的江西唯一具備國際遠洋船員培訓資質的院校,下設航海、工程、經管、護理、教育、藝術等分院,有航海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物聯網技術、護理等26個專業。尤其是航海技術專業的設置,開創了江西省遠洋航海人才培養的先河,填補了江西高等教育的空白。學院根據馬尼拉國際公約標準制定航海人才培養戰略規劃。

  近年來,航海專業學生行業證書通過率高達97%以上,名列長江海事局轄區第一,全國前三。通過多年努力,學校已形成的“以工科為主導,培養優秀海運人才為特色,為區域經濟發展及國家海洋強國戰略服務”的特色辦學定位,受到黨委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縱觀世界一流高校,她們之所以能享譽世界,不僅是因為她們擁有眾多的大師,而且也是因為她們培育出了眾多的優秀學子。

  共青科技職業學院已深深植根于活力之城、崛起之城、希望之城的共青城,將為地方經濟建設,為“創新引領、綠色崛起、擔當實干、興贛富民”再立新功。 (齊搶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