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9-黄网站欧美内射

江西企業網
熱線電話:0791-88185535 | 監督電話:0791-88185535

一諾“千金” 寧都農民以誠信換來訂單優質稻大

2013-06-28 17:05

  在誠信遭遇挑戰的今天,寧都人學會了用真誠換財富。15年間,寧都訂單優質稻深深扎根沃土,從最初的4000畝發展到40萬畝,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

  一次牽手,試水訂單農業

  走進全縣優質稻種植示范村釣峰鄉曾村村,綠油油的稻田盡收眼底,連片1000畝的優質稻長勢喜人。

  “老陳,對今年的優質稻買賣合同,有什么意見?”

  “很規范,都合作15年了。”

  …………

  秧苗還在田里,稻谷已經售出。村民陳訓保緊緊握住鄉糧管所所長李福生的手,黝黑的臉上掛滿笑容。

  1998年,寧都縣糧食部門與農民共建優質稻基地的第一次握手,就是在曾村村。

  當時,素有贛南糧倉之譽的寧都迎來大豐收,產量占全市的十分之一。由于多是普通稻,賣不出好價錢,農民豐收沒增收,淚往心里流。

  與此同時,“絲苗二號”、“豐園香稻”等優質稻在市場十分走俏,每百公斤價格高于普通稻40元。這可不是一筆小數,按畝產500公斤計算,平均每畝可增收200元,全縣96萬畝水稻有一半種植優質稻,每年可為糧農增收9600多萬元。

  面對優質稻的廣闊前景,寧都糧食部門決定與農民聯合建立優質稻基地,許諾賒銷種子,提供技術,收購價格比市場其他雜交稻高出10%,并實行最低保護價。

  面對新事物,雙方都有顧慮。農民認為如果糧食部門的承諾不兌現,自己一家一戶也無可奈何;糧食部門也同樣擔憂,按照訂單協議,先賒銷種子,免費提供技術,萬一農戶不講信用,糧食賣給第三者,種子款和前期投入就打水漂了。

  就這樣,這一年,在重重顧慮中,雙方依然試探地伸出雙手,訂單優質稻悄然起航。

  一次評議,植入誠信基因

  曾村村委會,最吸引人的莫過于墻上的光榮榜。

  村黨支部書記羅慶福說:“1998年,村里成立‘村民道德評議會’,對村里的身邊人身邊事進行評議,好人好事張榜表揚,壞人壞事當面批評,一次次評議,讓誠信在村民們的心里悄悄扎了根。”

  賴青山種訂單優質稻第一年,他家的優質稻剛收割完,一個從事糧食販銷的親戚就找上門,承諾比糧管所多出每百公斤4元的價格,可賴青山不為所動:“我和糧管所訂了合同,你就是給再多錢,我也不會把自己的信譽賣掉。不守信用,道德評議會上受批評,以后在村里臉都沒地方放。”

  第一年,這個村有三分之一的農戶與糧食部門簽訂了合同,到年底,像賴青山一樣,全部優質稻賣給鄉糧管所,賒銷的種子款沒有落下一分錢。第二年開始,全村387戶有責任田的農民都成為優質稻產業協會的會員。

  雙方合作成功,糧食部門在縣有關單位的支持下,總結曾村經驗,在全縣推廣評選“信用農戶”活動,對誠實履約的農戶大張旗鼓表彰獎勵,引導社會樹立誠信新風尚,農民履約率逐年提高,去年達到95%。

  同時,寧都縣組建起優質稻產業協會,制訂了《寧都縣優質稻產業協會章程》、《優質稻協會會員守則》,成立了理事會和監事會。

  雙方守信,興起一項產業

  稻谷到了豐澤米業就變成大米、米糠、谷殼。之后,大米到光陽谷物變成過橋米線,米糠到金潤糧油變成色拉油和糠餅,谷殼也成了這兩家公司鍋爐的燃料,糠餅成了惠大飼料的原材料。

  稻谷在縣工業園區轉了一個圈,運出園區時,就變成了過橋米線、食用油、飼料……轉這一個圈,一公斤稻谷,就從收購時的不到2元錢,增值到16元。

  雙方誠信守約,加快了優質稻基地建設,從第一年的幾個鄉鎮、10多個村4000畝,推廣到全縣所有24個鄉鎮,發展到今年的40多萬畝,15年時間,增長了100倍。穩固的產業基地,豐富的原材料,引得豐澤米業、金潤糧油等糧食龍頭企業紛至沓來。

  伴隨著一家家糧食加工企業的落戶,寧都糧食產業越做越大,產業鏈越拉越長,不但本縣糧食不再原糧外銷,還成為周邊各地糧食加工的集散地。如今,全縣每年外銷精制大米10萬噸、過橋米線7500萬桶、色拉油5400噸、飼料30萬噸。

  寧都,這座“贛南糧倉”正變身為“贛南廚房”。

  廖海峰本報記者鄢朝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