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9-黄网站欧美内射

江西企業網
熱線電話:0791-88185535 | 監督電話:0791-88185535

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 江西實現快速發展的必然選

2013-06-28 17:05

  演講嘉賓:

  吳曉軍 省工信委黨組書記、主任

  麻智輝 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

  吳治云 省工信委黨組副書記、省中小企業局局長

  邱向軍 南昌高新區黨工委書記

  主持人:劉之海江西日報高級記者

  時間:2013年6月21日

  地點:江西日報傳媒大廈三樓演播廳

  主持人語:偉大的中國夢,美麗的江西夢,激勵著4500萬江西人民在科學發展、綠色崛起的道路上奮勇前行。

  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是一個經濟欠發達省份加快發展、做大經濟總量、實現富裕夢的路徑指向。如何培育發展重點產業,構建可持續增長的新型產業體系?如何實施重大項目戰略,發揮龍頭企業作用,形成產業集群?如何以工業園區為載體,打造園區經濟升級版?

  江西經濟欠發達,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工業滯后,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是江西實現快速發展的必然選擇

  主持人:江西工業發展一定要放到全國的坐標系中去比較,一定要有新視野,找到差距才有緊迫感。

  麻智輝:長期以來,江西經濟欠發達,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工業滯后,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是江西實現快速發展的必然選擇。2012年,江西省工業增加值為5854億元,占全國的2.9%,只相當于河南省的三分之一,湖北、湖南、安徽省的三分之二。與中部各省相比,產值過千億元的工業產業江西只有6個,而湖北有11個,湖南有9個,其中湖南機械裝備工業達8000億元,超過了江西千億產業的總和;產值過百億元的企業江西15家,安徽、湖北、湖南、河南均為江西的兩倍多;湖北東湖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5007億元,湖南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3000多億元,遠超我們。湖南、湖北、安徽、河南等中部各省目前都處在加速工業化進程,我們沒有理由不加速工業化。

  吳曉軍:應該說工業已經成為我省經濟發展的“火車頭”,社會繁榮的“發動機”。但從工業化的進程來看,江西目前仍處在中期階段,發展的任務十分艱巨。江西要實現綠色崛起、進位趕超,工業是關鍵。沒有工業的崛起,就沒有江西的崛起;沒有工業的快速發展,就不可能有江西和全國同步進入小康社會。因此在未來一個時期,江西必須堅持以工業化為核心,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走具有江西特色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今天所要加速發展的工業化,是新型工業化,是更高水平、更高要求的工業化

  主持人:美國在金融危機以后,提出“再工業化”口號,我國也強調要大力發展“實體經濟”。

  麻智輝:縱觀世界上的發達國家,他們都是通過發展實體經濟實現工業化,進而實現現代化的。英國最早依賴紡織業革命實現工業化,德國機電制造業實現工業化,美國依賴鋼鐵業、汽車制造業實現工業化,日本利用家電制造業、機械制造業實現工業化。美國金融危機以后,不少歐美政要和經濟專家認為過度發展服務業而忽視工業是危險的,提出要實現再工業化。冰島、西班牙、希臘等一些國家經濟陷入困境,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一味發展虛擬經濟,房地產過剩。而作為歐盟的中流砥柱的德國經濟卻一枝獨秀,其主要原因就是其始終堅持發展制造業,特別是高端制造業,在歐美國家中,德國制造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份額是最高的。

  我們今天所要加速發展的工業化,不是走先污染、后治理、過度消耗資源、污染環境、犧牲人的身體健康的傳統工業化,而是新型工業化,是更高水平、更高要求的工業化。它具有五個特征:一是科技含量高,二是經濟效益好,三是資源消耗低,四是環境污染少,五是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重點培育發展有比較優勢、帶動性強、成長性快的產業。新材料,LED芯片技術,生物醫藥,綠色食品等前景廣闊

  主持人:江西的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有很多,現在大家都在思考,我們如何來重點培育發展有比較優勢、帶動性強、成長性快的產業?

  吳曉軍:江西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必須要從世界的范圍、從全國的視野來選擇我們的產業,必須從產業發展的趨勢來選擇我們的產業。在這里我舉幾個例子。

  新材料產業是江西工業未來非常重要的支柱產業。江西有色資源十分豐富,有色產業是我們最具特色的一個產業。我們做有色不能用傳統的方法,而是要定位為新型材料,延長產業鏈條,增加產品附加值。江銅集團在全球排第三,它的規模已經超過了100萬噸。銅產業鏈非常長,運用非常廣。再如我們的稀土,江西離子型稀土資源儲量占全國的36%,運用也十分廣泛,像前不久發射成功的神十飛船上很多材料都用到了稀土。我們的鎢也是這樣,在許多高端裝備制造領域都需用到鎢制品材料。

  硅襯底LED產業,已呈現爆發式增長。我們的硅襯底LED芯片技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整個產業現已形成從前端的芯片制造、器件封裝到末端應用產品生產的完整產業鏈。LED產業在南昌高新區已呈現爆發式增長,得到了世界銀行、國際知名風投的關注。去年我國手機產量4400多萬部,手機觸摸屏產量6700多萬片,數字視聽產業也蓬勃發展,市場潛力巨大。我們要重點推動電子信息產品向高端發展,加快半導體照明技術優勢轉化。

  生物醫藥產業,也是我省成長性非常強、潛力非常大的一個產業。樟樹是中國藥都,中成藥在全國排第二位,還有一批像濟民可信、仁和、江中、匯仁這樣的骨干企業。我們要鞏固和擴大中藥生產優勢,大力促進化學藥的技術升級,突出專利到期藥物搶仿,加快生物技術藥的發展。

  綠色食品,要提高附加值,創優打響品牌。2012年我省的生豬出欄量是3130萬頭,但本地加工不多,還沒有形成一家像雙匯、雨潤這樣的大型加工龍頭企業。例如茶油,我省油茶林面積1300多萬畝,油茶林面積、茶油產量均列全國第二,但缺乏一個在全國有影響的知名品牌。還有茶葉,江西茶葉品牌大大小小有700多個,廬山的云霧,婺源的婺綠,遂川的狗牯腦,但知名度比福建的大紅袍、金駿眉,浙江的西湖龍井差距甚遠。

  產業布局要遵循產業發展規律,要全省統籌,錯位發展,突出特色,縱向打造京九線產業驅動軸,橫向打造沿滬昆線產業驅動軸

  主持人:有了好的產業選擇,還要有科學的產業布局。產業布局要有新思維、新理念。

  吳曉軍:產業布局首先要遵循產業的發展規律,在這個基礎上,我們要堅持全省統籌、相對集中;堅持市場主導、錯位發展;堅持發揮優勢、突出特色。如果每個產業,11個設區市都搞、都把它作為主導產業,就很容易形成同質競爭、產能過剩。正是基于這種考慮,省政府在最近出臺的《關于深入實施工業強省戰略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意見》中,對未來江西工業的產業布局作了全面部署,明確提出:一是縱向打造京九線產業驅動軸。重點支持南昌打造先進制造基地,支持九江構建沿江重化工業帶,形成一批千億產業集群,強力支撐全省產業龍頭昂起;支持吉安打造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支持贛州建設稀有金屬產業基地,著力促進贛南等原中央蘇區產業振興,這樣就形成了南北走向的產業布局。二是橫向打造沿滬昆線產業驅動軸。東翼是上饒、鷹潭、景德鎮、撫州等設區市,重點支持發展有色金屬、機械儀表制造、光伏、陶瓷、航空制造、醫藥及綠色食品等產業;西翼是新余、宜春、萍鄉等設區市,重點支持發展新能源、新材料、鋰電、鋼鐵及相關金屬材料等產業。

  工業園區轉型升級,重點提升園區產業層次、產業集群水平和公共服務水平。大力推進特色園區、生態園區、新型社區和智慧園區建設

  主持人:新世紀以來,江西的工業園區蓬勃發展,工業園區成了推進新型工業化的主戰場、主陣地。工業園如何轉型升級,打造特色園區?

  吳治云:從政府層面,要推進特色園區、生態園區、新型社區和管理信息化。一是建設特色園區。把產業定位、產業規劃、產業布局以及相配套的產業政策統一起來,重點抓好規劃編制、龍頭企業培育、配套產業三個核心要素和環節,推動產業集群發展,形成差異定位、各具特色的格局。二是建設生態園區。一些不適合發展工業的江河源頭,國家、省級自然保護區所在的縣(市、區),可以發展特色農業和生態旅游產業,其發展工業的壓力可以通過分類考核、轉移支付和飛地模式來解決。要樹立“今天的園區就是明天的城區”的理念,重點抓好“項目準入”(防止“兩高一資”項目入園)、清潔園區(實現達標排放)、綠化提升三項工作。三是新型社區。用工難、留工難是園區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建設新型社區是解決這一問題行之有效的辦法。要堅持產城結合,適應園區產業升級和80后、90后員工的特點,統一建設集總部辦公、人才公寓、員工宿舍為一體的新型社區。四是建設“智慧園區”,推進公共管理和服務信息化。利用信息化技術提升行政效能,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提供包括金融、物流、研發、設計、培訓、輔導等系列服務。

  重大項目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引擎,要打造若干個規模過百億的產業集群,2015年江西過百億企業總數要翻番

  主持人:近日江鈴30萬輛整車基地竣工投產,另外還有20萬臺汽油車項目動工啟動。福特這次把最新的車型、最好的技術引入了與江鈴的合作項目中。重大項目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引擎,如何實施重大項目戰略?

  吳曉軍:產業發展一定要靠項目才能支撐。要把產業做大做強,我們還要著力去抓好幾個帶動。

  龍頭企業帶動。去年全省過百億的企業是15家,占到我們全省整個工業的比重達到20.6%。我們提出到2015年過百億企業總數能翻一倍,達到30家以上。此外,我們還要培育一批過50億的企業,這樣我們的產業才能真正做大做強。

  重大項目帶動。要堅持招大引強,大力推進“央企入贛”,每年從國內外優強企業中引進一大批優質產業項目。省里要集中力量,推動一批投資過10億元的重大項目。我們提出到2015年全省每年推進100項投資10億元以上的工業項目,地市重點抓投資過5億元的項目。

  產業集群帶動。我們有些設區市目前還沒有過百億的企業,但是我們可以打造若干個規模過百億的產業集群。在許多縣級工業園區,圍繞一個產業可以聚集幾十家企業,形成分工協作的產業集群。我們提出到2015年,全省要培育形成主營業務收入過50億元的產業集群70個,其中100億元以上的47個、500億元以上的4個。

  大企業強國,小企業富民;大企業是龍頭、小企業是源頭。以中小微企業為主體的民營經濟要放手、放膽發展

  主持人:我們中小企業怎么樣來助推新型工業化?

  吳治云:中小微企業占了整個企業總數的98%以上,無論是全國還是在我們省里,它對GDP的貢獻達到60%,對稅收的貢獻60%,并提供了80%以上的城鎮就業崗位。如果從經濟生態來看,我們既要有大的企業,還要有眾多的小微企業。就是既要有龍頭,也要有配套。從日本、德國等一些中小企業發展比較好的國家來看,一個行業內就是幾家大的龍頭企業,大量的都是為它配套的中小企業。許多專家認為“大企業強國、小企業富民”,“大企業是龍頭、小企業是源頭”,沒有源頭也沒有龍頭。從我省的省情來看,以中小微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為主體的民營經濟要放手、放膽發展,充分激發民間創業的活力。我們正圍繞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努力構建培訓輔導、投融資擔保、公共服務平臺網絡、創業孵化四大服務體系。建設創業創新平臺,發展創業服務業,既增加總量,又提升質量。

  推動以湖泊為代表的生態、產業、科技、城市為一體的瑤湖生態科技新城建設,進而打造高新區的升級版

  主持人:南昌高新開發區主營業務收入1300億元,是江西工業園區的“頭把交椅”,“國字”號的高新開發區如何進位趕超?

  邱向軍:站在蘇州金雞湖的湖泊廣場,新加坡和中國聯手打造的產城融合的蘇州新加坡工業園立馬映入眼簾。美國的硅谷、新加坡的裕廊工業園以及法國的索菲亞科技園也給了我們啟示,我們要用世界眼光、國際視野來定位布局園區未來發展。目前國內自然資源比較好的高新區為數不多,南昌高新區生態環境得天獨厚,有三個內湖,其中瑤湖的水域面積是西湖的3倍、金雞湖的4倍。在綠色崛起中,我們定位于發展低碳產業,把南昌高新區建設成為新興產業和新興業態的策源地,高端智力和資本要素的集聚地,轉型發展和創新創業的示范區,南昌打造核心增長極的領航區。我們要進一步推動以湖泊為代表的生態、產業、科技、城市為一體的瑤湖生態科技新城建設,打造中國高新區的升級版,在中部高新區中具有獨特的特色和魅力。

  現場互動

  大飛機三足鼎立的夢想

  主持人:一個航空,一個汽車,都是帶動作用強的大產業。

  邱向軍:南飛承接了國產飛機C919前后機身等直段的建設,大概占整個飛機29%的份額。南昌市委、市政府搶抓機遇,迅速推動了南昌高新區20平方公里的航空城建設,目前高標準的20萬平方米的廠房已經建設完成,我們今后要形成100萬到160萬平方米的大航空城布局。講大飛機,首先會想到西雅圖波音、歐洲空客,我們現在大力發展航空工業,實際上是瞄準未來全球三大飛機、三足鼎立的夢想。我們正在謀劃成為中國大飛機的第二試飛機場。隨著2015年低空領域放開,航空業的發展機會將會隨之而來。我們正在承接以色列民用無人機和公務機等項目,3年后,我們的航空產業收入可以做到150億,隨著大飛機的做成,我們正在謀劃千億產業。中航工業領導來昌考察后興奮地說,南昌航空城可以成為國內航空城建設的樣板。

  做細分行業的“隱形冠軍”

  現場提問:中小微企業如何定位,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

  吳治云:小微企業至少可以從三個領域進行突破。一是地方的傳統特色產品。比如江西的米粉非常好,上海等很多外地客人都喜歡吃,我們有南昌米粉、鉛山湯粉、峽江貢粉等等,但卻沒有形成連鎖和品牌。二是配套零部件加工業,為大企業配套。現在我們很多企業,本地配套率還不是很高。三是現代服務業。我們九江學院畢業的一個學生,2007年花了400塊錢到義烏做電子商務,現在已經做到了7000多萬元的規模,孔明燈做到了全球領先。同時,他還帶出了2000多名九江學院的同學到義烏做電子商務。江西電子商務人才在外地的非常多,如何進一步建設電子商務集聚區值得研究和探索。據資料介紹,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一個零部件,能夠做祖宗幾代,做得精益求精,做得極致,做成百年老店。我們就要努力引導中小企業向“專、精、新、特”方向發展,鼓勵企業在細分市場中尋找自己的坐標,力爭成為行業細分中的“領導者”,成為行業中的“隱形冠軍”。

  軟件外包瞄準前十

  現場提問:我們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正在喪失,而西南周邊國家勞動力成本更低,很多跨國企業比如富士康都到了那邊生產。我們如何應對?

  邱向軍:在高新區發展中,全國高新區大多采用錯位發展戰略。大連高新區整個園區80%的經濟總量是信息軟件服務外包收入,它的一般性加工業主要集中到經濟技術開發區。杭州的高新區是動漫之都,沿著西湖一條大道集群過去。深圳高新區更多的是大學科技園、軟件服務產業園及工作站。

  去年我們南昌高新區成為教育部“大學生就業全國示范基地”,因為我們發展軟件服務外包以后,基本工作形式是人腦加電腦,像呼叫中心、數據中心等迅速向這里聚集。勞動密集型企業招工難的問題在我們這里不那么明顯。時任副總理王岐山推動了包括南昌市在內的21個城市為國家軟件服務外包示范城市。通過幾年的努力,去年我們做到了全國13名,我們不僅要在中部領先,還瞄準了進入全國十強的目標。

  “引鳳筑巢”引來世界品牌

  現場提問:各省都在招商引資,如何引進“總部”經濟?

  邱向軍:招商引資是園區經濟的生命線。我們通過“筑巢引鳳”和“引鳳筑巢”,美國微軟、德國貝塔斯曼歐唯特等世界500強企業都迅速往我們這里聚集。央企中節能江西區域總部等都已落戶高新區,前不久我們又與央企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簽署了協議,把它的區域總部,把北斗星的運用、院士工作站,包括產業園全部集成到南昌高新區。

  主持人:開拓發展新境界,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任重而道遠。期望社會各界凝成合力,助推工業加速,為實現富裕和諧秀美的“江西夢”而共同奮斗。

  編輯:陶國芳劉之海吳艷雯攝影:楊繼紅攝像:胡應寧錄音整理:江西省速記學會微論壇整理:陳璐黃岱版式:鄧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