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晉雅芬
“2012年,媒體集團、互聯網公司以及草根創業者都在加速進入移動互聯網,而新聞資訊類APP也成為爭奪的第一焦點。”基于這樣的原因,4月28日發布的《2013傳媒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對國內新聞資訊類APP予以關注,對新聞資訊類APP的總體情況、實踐與探索進行了梳理,并對其未來的發展前景特別是2013年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前瞻性預測。對于眾多已經和準備涉足新聞資訊類APP的傳媒機構來說,這些內容無疑能夠帶來啟發和借鑒。
現狀:競爭火熱
《藍皮書》在總體情況中指出,根據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傳媒夢工廠對iOS和Android平臺上的新聞資訊類APP的監測,具有新聞、資訊等屬性的APP應用超過1300個,依據兩個平臺上排名前400位APP的調查情況,有傳統媒體背景的新聞資訊類APP在其中占47%,近半壁江山。
經過分類和梳理,《藍皮書》認為新聞資訊類APP運營主體主要分為3股力量。一是傳統媒體集團,包括報紙、雜志、廣播、電視和通訊社,其中報紙、雜志的新聞客戶端在數量上占有優勢,如《人民日報》等很多平面媒體均已推出自己的APP;二是網絡媒體,主要包括新聞綜合門戶網站、垂直類網站以及地方門戶,如網易、搜狐等互聯網巨頭,以及財新網、36氪等垂直專業網站和浙江在線等地方門戶網站;三是新生的移動互聯網公司,比如鮮果、Flipboard、指閱、極閱、四葉新媒體等互聯網創業公司,這些公司推出的產品更具個性化,有的擅長體驗設計,有的擅長社交聚合,有的擅長個性化推薦,深受年輕用戶的喜愛。
面對新聞資訊類APP的蓬勃發展,《藍皮書》該章節的作者——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傳媒夢工廠資深研究員徐園、張德君將其分為3個發展階段,即試探期、穩步發展期和快速發展期。第一階段始于2009年下半年,“隨著第三代蘋果手機的發布,智能手機在中國進入了一個快速增長的階段,這使得一部分傳媒集團開始探索在手機上進行新聞播報的可能性,出現了第一代的新聞客戶端”;第二階段始于2010年下半年,“更多的媒體集團加入APP開發大軍,比較典型的有《廣州日報》《瀟湘晨報》以及《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等。這一階段,主流的媒體集團都已經在籌劃或者研發相應的APP產品,互聯網門戶、草根創業者也紛紛加入”;2012年進入了第三階段,“媒體APP的競爭開始火熱,這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應用產品,而是更多地被賦予了‘入口’的特征,互聯網巨頭紛紛加大了投入,越來越多的傳媒集團認識到了爭奪移動端用戶的必要性”。
#p#副標題#e#探索:多方試水
傳統媒體為發展新聞資訊類APP進行了多方嘗試和探索,《藍皮書》對其中4個重點探索進行了分析和總結。
首先是內容付費、廣告收費的商業化模式探索。《藍皮書》指出,在移動終端上實現內容收費,是許多傳統媒體人的夢想,但是互聯網時期付出的慘痛教訓,讓許多媒體人以及有互聯網背景的公司都不敢輕易嘗試。目前來說,僅有《新世紀周刊》《第一財經周刊》《中國國家地理》等幾家提供高品質內容的雜志試水了內容收費。對于移動終端的另一個商業模式——廣告,《藍皮書》指出,由于手機屏幕小、人們不愿意被打擾等因素,使得移動終端在廣告方面的探索并非一帆風順。目前,在移動端富媒體廣告探索中表現較為出色的是iweekly客戶端。
其次是新聞資訊與本地化結合的O2O探索。《藍皮書》指出,由于傳統媒體在本地具有資源和關系優勢,不少傳媒集團在2012年對新聞資訊與本地化服務的結合進行了探索。最典型的是由蘇州廣播電視總臺推出的“無線蘇州”客戶端,在最新一次的改版中,除了已有的路況、公交、地鐵等本地化應用功能,還增加了打的、自行車、TV購、寒山聞鐘等功能模塊。由于本地用戶比例達到92%,因此,“無線蘇州”結合本地屬性拓展與地理位置服務相結合的商務模塊。
再次是多屏融合的云媒體探索。在這一探索方面,《藍皮書》舉例指出,在蘋果商店中有一類協助新聞閱讀的小工具長期占據付費榜的前位,那就是具有“稍后閱讀”功能的Instapaper以及Pocket等應用。“這些應用只是一個小小的插件,但是安裝之后,無論是在PC端、手機端還是Pad端,只要使用一個賬號,就能輕松將當時沒有時間閱讀的新聞保存下來,到有空的時候再閱讀。”《藍皮書》認為,這類小工具的成功恰恰提示我們,在未來的多屏時代,人們對于跨平臺閱讀的需求會更強烈。
此外,還包括統分結合的流程與組織構架探索。《藍皮書》指出,在新聞資訊類APP產品的建設方面,到底是分媒體各自為政,還是集團化統一開發,產品如何架構和實施,也是令眾多媒體苦惱的問題。從資訊類APP的發展階段來看,在試水階段和穩步發展階段,并沒有統一的規劃,大多數媒體產品都是因一報一網而生的。而到2012年,許多媒體已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在移動互聯網的語境下,如何實現流程和組織架構的統與分,仍然是值得探索的課題。
前景:強者愈強
根據傳媒夢工廠對蘋果商店的數據監測以及對行業高層的深度訪談,《藍皮書》認為,未來新聞資訊類APP的發展將呈現3個特征,即強化信息整合能力與社交能力、垂直化與生活化是探索的兩個方向、重視客戶端的運營與推廣。其中,關于“垂直化與生活化是探索的兩個方向”,《藍皮書》具體分析指出,“在垂直方向上提供高質量內容,實現用戶增值付費;在本地資源結合方面下足工夫,實現交易促成后端收費,將是新聞資訊類APP兩個重要的探索方向”。
在經歷了APP從試水到遍地開花,再到穩定發展的歷程之后,各媒體、互聯網門戶和互聯網創業企業對移動互聯網以及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應用也有了更深層次的認知,這為各類資訊類APP鋪陳了不同的發展方向。對于新聞資訊類客戶端在2013年將有怎樣的發展,《藍皮書》給出了前瞻性判斷——“其一,基于本地屬性的區域性媒體的APP應用,將沿著O2O的方向繼續‘向下生長’,更多地提供城市公共服務;其二,幾大門戶網站的新聞資訊類APP將在2013年強者愈強,并有渠道化趨勢;其三,在2011年到2012年年初異軍突起的資訊聚合類應用可能會有一段艱難的道路要走,自身在內容處理上的局限以及傳媒機構對內容登陸聚合應用的重新認知,將使得聚合類應用面臨進一步聚焦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