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9-黄网站欧美内射

江西企業網
熱線電話:0791-88185535 | 監督電話:0791-88185535

重懲平安證券 能否還A股市場“平安”

2013-05-14 10:58
副標題#e#

拜“萬福生科造假上市”案所賜,保薦機構平安證券終于“攤上事了”,而且是“攤上大事了”。

上周五下午三點鐘,中國證監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了對平安證券的處罰決定:

在對平安證券給予警告,暫停保薦資格3個月的同時,在罰沒金額方面,沒收平安證券該保薦業務收入,并處以兩倍罰款,合計罰款金額共7665萬元。中國證監會有關負責人指出,以前都是沒一罰一,此次是沒一罰二,是最重處罰。

在對相關責任人追究方面開設了擴大追究責任范圍的先例。除對相關保薦代表吳文浩、何濤分別罰款30萬元,取消兩人的保薦資格,終身禁止進入市場外,對保代業務負責人、內控負責人還有協辦人均予了嚴厲的處罰。涉及人員包括時任平安證券保薦業務負責人、內核負責人現任華林證券董事長薛榮年、總裁曾年生、總裁助理兼投行部總經理崔嶺,分別被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30萬元罰款,撤銷證券從業資格,分析人士認為這將對該三人的證券公司高管資格帶來直接的影響;對保薦項目協辦人湯德智給予警告并處以10萬元罰款,撤銷證券從業資格的處罰。

此外,證監會還認定萬福生科IPO會計師事務所中磊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報告虛假記載,擬對其沒收138萬元收入,處以2倍罰款,撤銷證券從業資格。對簽字會計師王越、黃國華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10萬元、13萬元罰款,終身市場禁入;對簽字會計師鄒宏文給予警告,并處3萬元罰款。

或許是知道在劫難逃,平安證券在證監會宣布之前一天下午,率先宣布設立3億元專項基金賠償萬福生科投資者損失,此舉也算是開了中國證券史的一個先河。這樣,在此次萬福生科造假事件中,平安證券可謂是損失慘重,教訓可謂是刻骨銘心了。

#p#副標題#e#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證監會重罰平安證券,可謂史上最嚴,是證監會一再宣稱的對證券市場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承諾的兌現,違規者得不償失,值得稱贊,對于A股市場信心的恢復將起到積極的作用。著名財經評論員皮海洲評價稱,證監會將嚴懲違規行為一直掛在嘴邊,這一次總算付諸了實施。此次處罰將是一塊很好的試金石,給所有的行業人士敲響了警鐘。

此前,A股市場造假欺詐上市事件層出不窮,一個根本的原因正是在于違法成本太低,使得眾多公司、機構為了一己之私鋌而走險。客觀地說,A股市場自成立以來一直背負著“圈錢市”的惡名,時至今日市場融資功能部分喪失,這些企業造假欺詐上市可謂是“居功甚偉”。

遠的不說,僅以今年初至今被懲罰的兩家公司為例,前有綠大地上市之前虛增收入約3億元,刷新了創業板財務造假新記錄;后有萬福生科三年虛增收入7.4億元,再次撥動股民原本就很脆弱的神經;再繼之以上市后業績迅速“變臉虧損”——正是拜這些造假公司以及中介機構幫兇,才造成了A股市場的信任危機,使得至今市場一聞“IPO重啟”傳聞即大幅下跌,使得A股市場融資功能部分喪失的不利局面。

對于A股市場造假欺詐上市成本過低的事實,市場以及各界專家、學者一直呼吁要予以重懲,認為若要嚇阻資本市場惡意造假行為,與其一再口頭上要求上市公司及中介機構共同擔責,不如“鞭子落下”更為有效。否則,毒瘤不除,證券市場就難以健康穩定發展。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曉蕾表示,新股發行制度的改革不但要改變規則,還要下決心切除“毒瘤”,要加大違法違規懲罰力度,重罰在上市過程中摻入業績造假、做假賬、隱瞞風險的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保薦承銷人等。

而證監會也一直表示對于這種造假欺詐行為“零容忍”。此次對萬福生科造假欺詐上市的查處正是對上述承諾的兌現。首都經貿大學金融學院院長謝太峰表示,證監會此次對平安證券的“秋后算賬”,力度確實不小,尤其是將追究責任范圍擴大到相關保薦機構負責人,在A股歷史上是第一次,因此其所產生的警示作用也將會較為明顯。

雖然如此,分析人士指出,除對中介機構重懲外,對于那些通過欺詐手段上市的公司更應該是“按律當斬”,堅決退市。而此次在萬福生科造假事件的處罰方面,證監會對于造假欺詐上市的主角萬福生科僅僅是責令整改并處罰款30萬元;董事長龔永福、CFO秦學軍各處以30萬元罰款,終身市場禁入;其余19名高管分別處以5萬元至25萬元的罰款,而在退市方面則并未觸動退市條款。對此,很多市場人士均認為這種處罰顯然仍嫌過輕。數據顯示,因為造假上市,萬福生科IPO籌資高達4.25億元,僅罰款30萬元如何能起到震懾作用?如何能阻止其他上市公司繼續效仿?

皮海洲表示,證監會處罰的目標應該是把資本市場當中存在的一些欺詐上市的行為徹底清除,而不是僅僅把目光停留在追究中介機構的責任上。萬福生科才是此次造假行為的主要責任方,但證監會過輕的處罰決定,日后對于類似造假行為根本起不到殺一儆百的作用。

2009年12月24日在香港上市的洪良國際由于造假,在2010年3月30日被香港證監會停牌,并且直接凍結了上市所募集的資金9.974億港元,最終的處罰結果是勒令這家上市公司以10.3億元的資金回購它發行在外的所有股票。

專家表示,香港證監會的做法極大地保護了買了這家造假公司股票的投資人的利益。同時其所起到的警示作用也是巨大的,這種做法值得A股市場借鑒。至于中介機構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僅僅暫停一段時間的保薦資格并不會帶來實質性的懲戒,對其所應該承擔的責任應是直接吊銷營業執照。建議管理機構應考慮完善立法,對相關造假者追究相應的刑事責任。記者李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