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企業網訊 據央廣網江西分網消息,為扎實推進江西省“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進一步增強專題教育活動的針對性、實效性,樹立全省黨員干部隊伍良好的精神狀態,“知行合一、實干興贛、俯仰無愧——江西省‘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主題宣傳活動”在全省全面開展。近日,南昌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謝為民接受本網采訪,謝局長深刻闡述了“三嚴三實”的精神內涵,他認為“三嚴三實”是黨性要求的體現、干部行為的規范、人生價值的所在、作風建設永恒的主題,踐行“三嚴三實”,加強作風建設,提升教育管理水平,激發南昌教育改革正能量,成為不斷開創南昌市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協調發展、持續發展、創新發展新局面的重要著力點。
南昌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謝為民
央廣網江西分網記者:您是如何理解“三嚴三實”這四個字的?
謝為民:“‘三嚴’,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三實’,做人要實、謀事要實、創業要實。”這是黨性的要求,是黨章提出的標準。“三嚴三實”,既貫穿著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基本理論和內在要求,體現著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價值追求和政治品格,又進一步明確了黨員領導干部的修身之本、為政之道、成事之要。
“三嚴三實”與我們黨的優良作風一脈相承。“三嚴三實”是我們黨在繼承優良傳統的基礎上,針對領導干部改進作風提出的新標準、新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全面從嚴治黨、營造風清氣正從政環境的高度,強調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務必把加強道德修養作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課,自覺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老老實實向人民群眾學習,時時處處見賢思齊,以嚴格標準加強自律、接受他律,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贏得人心、贏得事業成就。因此,“三嚴三實”既是對我們黨一貫要求的繼承和發揚,又站在時代高度賦予了新的內涵、提出了更高要求,它為加強黨員干部黨性修養、深入推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提供了重要遵循。
“三嚴三實”是我們黨建工作永恒的主題,是我們作風建設永恒的主題。同時,“三嚴三實”又是一個很好的命題,對我們有啟發、有啟示,富有哲理。“嚴”與“實”是相互辯證的關系,“嚴”是基礎、前提,“實”是結果、目標、成效,從“嚴”要求自己帶來的一定會是從“實”的成效。“三嚴三實”體現的是實干實在的作風、求真務實的精神、黨員領導干部的干事創業的本質內涵。
央廣網江西分網記者: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您在平時生活中是如何律己、保持自我修身之本的?
謝為民:作為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要努力做到正心、修身、律己,在任何情況下都堅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慎言慎行慎獨慎權”,堅定理想信念不動搖、堅持廉潔自律不動搖、堅持勤于學習不動搖,不斷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自覺抵御各種不良欲望的侵蝕。
具體地說,我始終做到“一個堅持、一個崇尚、三個學會”。首先是堅持學習,學習永遠是基礎、是保障,通過學習提高思想認識,樹立并恪守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思想得到升華、境界得到提升、作風得到轉變。其次是崇尚簡單,工作時間按照紀律嚴格要求自己,始終充滿激情;工作之外,慎獨慎微,養成一種快樂知足的健康生活方式。“無欲則剛、知足常樂”,就是這種良好的生活習慣,使我始終處于積極向上的狀態。再次是三個“學會”,始終用三個“學會”來評判自己工作當中一些遇到的人和事,來處理各種復雜微妙的關系,做到了在名利面前學會選擇,在原則面前學會堅守,在誘惑面前學會放棄。
央廣網江西分網記者:作為南昌市教育系統負責同志,在“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中,您是如何領引廣大干部教師學習、踐行“三嚴三實”的?
謝為民: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學習、踐行“三嚴三實”,其目的就是要領引全市教育系統廣大干部教師又嚴又實、從嚴從實做好工作,并結合我們教育的實際來破解工作的難題、開創發展的局面。
一是要在一個“堅定”上動真情。就是要堅定信仰,我們教育人任何時候都要堅定教育信仰。堅定教育信仰就是堅定教育理想、堅定教育信念,就是熱愛教育事業、執著教育事業、奉獻教育事業。我們要努力去做一個真正的教育人,有為教育事業無私奉獻的一種信念,把教育事業當做我們一生的追求。
二是要在兩個“根本”上用真心。一個根本就是以人為本,堅持以學生為根本;另外一個根本就是堅持以因材施教為根本。作為教育人,要做到又嚴又實、從嚴從實,就一定要牢記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就一定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三是要在“三線”上強責任。我們要做到又嚴又實,就絕對不能觸碰三條線。第一條是“零擇校”的高壓線,我們要繼續嚴守政策紀律、鞏固勝利成果,堅決防止各種形式的反彈。第二條是“特長班”的違規線,我們一定要堅守特長生的招生要求,絕對不能把特長班當做是變相擇校的一條渠道。第三條是工程項目的違紀線,我們的任何工程、采購項目都一定要講程序,做到陽光操作、規范操作。
四是要在“四重”上久為功。四重就是注重細節、注重堅持、注重總結、注重創新。這四個注重對于我們的教育成效,對于我們教育成果的拓展和鞏固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教育是一門細致的藝術、精致的藝術。教育一定要潛心,潤物細無聲。我相信,只要在四個注重上堅持不懈,就一定能培養出優秀合格的人才,就一定會形成學校的特色、教育的品牌。
五是要在“六定”上下功夫。要定向,就是要把握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人生方向、事業方向、工作方向。要定位,就是要明確角色定位、職責定位,做到到位不越位、履職不失職,要圍繞共同的事業不懈追求,做到分工不分家、補臺不拆臺、成事不誤事,盡職不瀆職。要定標,就是要確立目標,堅持標準,嚴格要求,確保質量,堅持問題導向,以能破解事業發展的實際困難和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需求問題為評價工作的重要標準,事不避難、義不逃責,積極作為。要定力,就是要有政治定力、自我約束力、執行力、落實力、監督力和自律力。要定性,就是要講黨性原則,敢于亮劍、敢于示范、敢于明辨是非、敢于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要定規,就是要有規矩、有規范、有規章,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依法執教、依法治教、依法治校。
六是要在“十統”上做文章。品德與才能要統一,形式與內容要統一,說到與做到要統一,硬件與軟件要統一,追求過程與結果要統一,繼承與創新要統一,重點與整體要統一,晉升與進步要統一,教學與教育要統一,精神與物質要統一。
央廣網江西分網記者:您在南昌市政府、西湖區等單位都有過工作經歷,您是如何避免工作內容脫離實際情況和違反客觀規律的,進而做到謀事要實的?
謝為民:工作成長的軌跡,對人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經歷就是經驗,鍛煉就是經驗,體驗就是經驗,多崗位的鍛煉讓人見多識廣,接觸到方方面面的人和事。在實踐過程當中,面臨的矛盾和問題很多,但我始終把握一點,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變,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理念不變,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不變,因而也化解了不少的矛盾和問題。具體地說,就是始終堅持做到了“三多”。一是多學習,向領導學、向標桿學、向示范學、向先進學、向同行學、向基層的干部群眾學。二是多調研,任何一項工作、任何一項問題、任何一項矛盾,要了解它的現象、它的本質,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深入實際,多接觸,多分析,不能閉門造車,才能找到破解矛盾、解決問題的途徑,才能掌握做好工作的規律。三是多總結,對于工作的經驗和教訓,要善于總結歸納,在總結當中不斷提煉、提升,這樣工作就可以越做越實,成效也就越做越好。
央廣網江西分網記者:您在工作過程中,也一定遇到過許多棘手的難題,也會有群眾或同事對您有過誤解和刁難,您是如何解決的?
謝為民:工作中與不同的人群打交道,有支持、有反對、有理解、有刁難,我都遇到過。對于這種情況,我清醒地認識到,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任何事物都是錯綜復雜的,有喜就有憂、有苦就有甜;任何一個崗位都會面對困難和挑戰,要有這種思想、心理、能力的準備。“未雨綢繆”,做每一項工作都要有所準備,否則等事情來了,肯定會措手不及。領導就是服務,就是擔當,領導干部的水平和能力就是體現在化解矛盾當中,體現在迎難而上當中,這也是一種人生價值的體現。
面對困難和挑戰,要能夠辯證看待,積極應對;謀事要實就是要求我們深入實際,深入群眾,要接地氣;群眾的認知水平參差不齊,我們要通過感情上下功夫,要動“情”,動之以情,以情待人,爭取群眾的理解,取得群眾的支持;行政要依法,做到有理、有利、有節,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權為民用,利為民謀。
面對誤解或刁難,要以誠懇的態度來對待,群眾說的不對的、不理解的,我們要認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宣傳要到位、政策解讀要到位,要在我們自身找原因,要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斷的進步進取。“真金不怕火煉”,作為一名領導干部,要能夠接受群眾誤解與質問,努力在爭取群眾理解與支持的具體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央廣網江西分網記者:您今年履新南昌市教育局局長、黨委書記,您對南昌市教育系統未來的黨員作風建設和教育事業發展都有哪些構想?
謝為民:對教育我很有感情,很有情結,也感謝組織把我放在教育這么重要的崗位上,能在有生之年為南昌教育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對于未來南昌教育的發展,我有信心、有決心,通過自己的努力以上率下,帶領全市教育系統五萬干部教師,為推動南昌教育事業創新發展作出貢獻。
干部作風建設是做好南昌市教育工作重中之重,是關鍵、是前提,是保障。南昌市教育局黨委通過“三嚴三實”的學習,認識更加到位,我們下定決心以“師德師風”建設為主題,抓“常”, 抓“細”, 抓“長”,做到“抓領導、領導抓”,“ 抓示范、示范抓”,“ 抓監督、監督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樹立典型,以點帶面,發揚釘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韌勁,善始善終、善做善成,不斷取得作風建設新成效,全力打造風清氣正的教育新生態。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南昌市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期、全面打造核心增長極的加速期、經濟社會升級發展的轉型期,南昌教育也進入了深度轉型調整期。我們將在創新教育實踐中堅持三大發展,就是要通過改革創新來推進教育資源均衡發展、辦學主體多元發展、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用對教育的執著與激情去擔當起南昌教育強起來的歷史責任,從而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